第1148章 笙谷·竹浑厚

踏过筝湖对岸的青蒲丛,风里的笙气愈发浑厚——先是耳尖掠到丝沉缓的振响,像竹管被气流顶开的闷声,再往前,路两旁的草木渐渐换了模样:不再是松针或青蒲,而是成片的紫竹,竹身泛着墨绿的光,竹尖挂着层薄霜,风一吹,霜粒“簌簌”落在肩头,竟带着点竹管的清苦气。吴仙握着念归幡往前走,幡尖的星纹往谷深处偏,映得身前的竹影都染了层浅绿,等穿过最后一片紫竹丛时,笙谷的全貌终于露了出来:

 谷中央立着块青石雕座,座上斜斜倚着架老紫竹笙——笙身是深墨的紫竹料,比楠木筝更显劲挺,十九根竹管错落地扎在笙斗上,断了五根,剩下的十四根管口里积着层白花花的竹霜,一吹就飘出细屑;笙斗上刻的“笙”字缺了“生”部的短撇,刻痕里嵌着竹虫的碎壳,连“竹”字头的竖钩都裂了道细缝,缝里凝着冰碴,像被谷里的寒气冻住了魂;最末一根竹管上还缠着半片枯竹衣,衣边沾着点褐色的痕迹,细看竟是旧年的笙簧锈迹。

 念归幡往笙身探,幡面映出团深绿的影——“笙”字灵缩在笙斗的木缝里,比“筝”字灵更沉,影边缠的不是水寒雾,是泛着白霜的竹寒气,每动一下,木缝里就渗出冰珠,把影冻得发僵,连袖袋里旧筝拨的楠木气都透不进去,只让竹寒气凝得更厚了些。

 吴仙刚要走近石座,脚边的紫竹根突然“咔嗒”响了——几只绿莹莹的竹灵虫从竹缝里钻出来,虫背上还背着小竹片,最大的那只举着半片笙簧,往他面前蹦:“这紫竹笙僵了六十年啦!以前吹笙的阿爷总坐在石座上练,笙声能引着谷外的鸟来筑巢,‘笙’字的绿光能把竹霜都融了,连竹根里的虫都跟着唱——后来阿爷去寻阿翁阿婆,没人再来调笙,谷里的寒气往上冒,先冻了笙簧,再裂了笙斗,最后连阿爷的旧笙哨都埋进竹根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