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自断爪牙的恶龙(第2页)
英国 vs. 殖民地:英国可能将技术用于非洲殖民地,间接推动"医疗殖民主义"松动。
从eCmo专利事件看,俊仁的行为模式
用神族视角俯视人类愚蠢的博弈者——
"你们人类总在发明武器互相残杀,那我就发明工具拯救生命;你们用专利巩固霸权,那我就用专利促进竞争。"
这场"一桃杀三士"的现代版,最终没有死人,却让千万患者活了下来。这便是俊仁留给后世最辛辣的讽刺:真正的权力,不需要杀人就能改变世界。
俊仁亲王,这位来自8900万光年外的外星人,以"人类"的身份行走于地球,他的终极目标并非统治或掠夺,而是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技术普惠,最终惠及全人类。他的行为看似矛盾——既贪婪敛财,又无私奉献——实则是一种超越地球政治经济逻辑的高维策略。
俊仁明确表示:"我需要钱,在这个星球活下去,因为钱在各个星球都很有用。"这句话揭示了他的双重身份困境:
外星视角:在他的母星(或文明)中,货币或等价交换物同样是资源分配的核心手段,因此他本能地重视"钱"的价值。
地球现实:在20世纪中期的地球,钱是科研、生产、生存的基础,没有资金支持,eCmo技术无法量产,更无法推广。
他的"爱钱"并非贪婪,而是生存智慧——只有掌握足够的经济资源,才能突破地球财阀与政治势力的封锁,实现技术普惠。
俊仁将eCmo技术同时授权给漂亮国、英国、倭国的三家公司,并免除专利费,这一举动看似"资敌",实则是对地球资本逻辑的降维打击:
打破垄断如果技术仅授权给一家公司(如洛克菲勒财团),垄断会导致技术停滞、价格居高不下。而三国竞争会迫使企业主动降价、迭代技术,最终让患者受益。
利用惰性小洛克菲勒等富豪或许能快速量产eCmo,但若无竞争压力,他们绝不会主动投入研发升级。俊仁通过"制造敌人"(英、日企业)逼迫漂亮国资本家行动。
冷战红利技术必然通过英美流向苏联阵营,最终惠及社会主义国家民众。这一结果连俊仁自己都未必完全预见,但他的策略客观上推动了全球医疗公平化。
这种"用资本主义的手段瓦解资本主义"的玩法,堪称外星文明的"经济超限战"。
选择倭国三井财团作为合作伙伴,是俊仁另一高明之处:右翼污名化战前倭国财阀被视为"战争帮凶",三井高公背负骂名。俊仁却反其道而行,让财阀通过救人的技术重塑社会形象,间接推动倭国战后经济民主化。
借船出海:战后倭国急需外汇与技术自主权,eCmo项目成为三井参与国际竞争的跳板。俊仁借此将外星技术"伪装"成倭国国产,规避漂亮国技术封锁。
冷战平衡:倭国在美苏间左右逢源,eCmo技术可能通过倭国渠道流入东欧或龙国形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争夺救命设备"的荒诞局面,进一步加速技术扩散。
俊仁此举,本质上是在地球财阀、政治势力与意识形态冲突中植入"技术人道主义"的变量。
俊仁的每一步棋都指向同一个终点:让eCmo技术突破国家、阶级与意识形态的限制,成为全人类的公共产品。他的策略包括:
刺激产能:三国竞争确保短期内生产足够多的设备,挽救更多生命。
压低价格:垄断打破后,eCmo成本下降,发展中国家也能负担得起。
技术外溢:冷战双方争夺技术,最终迫使苏联也发展出类似设备。
这种"以金钱为媒介,以竞争为动力,以普惠为目的"的模式,堪称外星文明对地球经济学的终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