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8900亿光年辽西的桃苏
第558章 “越界天使”的头衔(第2页)
创世七天:上帝用6天创造万物,第7天休息,确立“秩序与救赎”的时间框架;
七宗罪与七美德:人类的堕落与救赎被简化为“7x2”的道德矩阵;
启示录的七封印/七灯台:末日的审判与救赎被编码为“7”的重复仪式。
七芒星的“七重结构”天然契合这一叙事——它被视为“上帝未完成的终极符号”,象征“从秩序到救赎的闭环”。教廷曾试图将其纳入基督教符号体系(如中世纪教堂的七芒星装饰),但因无法解释其“非欧几里得几何”的物理形态(七芒星的边长无法用直尺圆规精确绘制),最终将其归为“上帝的神秘隐喻”。
2.七芒星的“禁忌性”:恶魔的“召唤阵”
与“神圣性”并存的,是七芒星的“禁忌性”——它在西方神秘学中被视为“恶魔的契约书”:
无法操纵的法阵:传统魔法师认为,七芒星的“非对称拓扑结构”无法被人类意识“锚定”(类似量子纠缠的不可控性),任何试图激活它的仪式都会导致“能量反噬”(如召唤出无法控制的恶魔或未知存在);
召唤者的“献祭”:记载中,成功召唤的案例(如14世纪德国炼金术师约翰尼斯·特里特米乌斯的《魔法之书》)均以召唤者的死亡为代价,且召唤出的存在(如“暗星天使”)往往超越善恶,威胁人类秩序。
这种“神圣-禁忌”的矛盾,使七芒星成为“上帝与恶魔的交界符号”——它既可能指向救赎,也可能通向毁灭。教廷对其的恐惧,本质是对“自身解释权被颠覆”的恐慌:若七芒星的“禁忌性”被证实,教廷对“善恶”“救赎”的定义将彻底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