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一百年的技术代差(第2页)

 他们的马蹄声整齐而有力,每一声都像是重重地踏在霞铮的心上。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霞铮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他深知这场战斗已毫无胜算。

 既然打不过,那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吧!然而,想要逃脱谈何容易?

 要知道,吐蕃士兵身上穿着厚重的铁甲,这铁甲在作战时本就显得笨拙不堪,防御力也不尽如人意,此刻在逃跑时更是成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累赘。

 战马每迈出一步,都仿佛要耗尽全身的力气,沉重而迟缓。

 反观安木王朝的重扎甲,那可是采用经过千锤百炼的精钢打造而成,制作工艺精妙绝伦、细致入微。

 同等重量之下,其防御力相较吐蕃的盔甲而言高出许多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悬殊的差距,实在是因为吐蕃人对于高炉冶金技术一无所知。

 他们既不会炼制优质的木炭,也不知道如何挖掘煤炭资源,就连最基本的风箱技术都未曾掌握。

 正因如此,双方之间的技术水平相差至少一个世纪之久,这在战场上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接下来的战斗,基本上呈现出一边倒的惨烈局面。安木王朝的重骑兵右手紧握马槊,那马槊又长又锋利,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光;

 左手高举骨朵蒺藜锤,锤头布满尖刺,令人望而生畏。在马槊和骨朵蒺藜锤的猛烈攻击下,吐蕃这边顿时血肉横飞。

 有些吐蕃士兵拼尽全力,挥动手中的武器,然而他们的攻击打在安木士兵的铠甲上,却如同蚍蜉撼树,根本无法造成任何伤害。

 至于那些步兵,在重骑兵的冲击下,则完全就是白白送命的存在,他们脆弱得如同蝼蚁,被轻易地碾碎。

 吐蕃士兵们原本身着虎皮藤甲,手持藤牌、单手刀以及柳条盔。尽管由于并非统一配备,这些装备的质量参差不齐,但实际上还算过得去。

 若是换作后世的兵家来指挥,让这些士兵摆出一个螺蛳阵,充分利用藤牌轻便灵活且能有效防御的特点,就算与重骑兵正面交锋并坚持一小会儿也绝非天方夜谭。

 只可惜啊,那时的吐蕃人对此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