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实际上大同小异(第3页)


 童德高听闻杨洵所言,心中不禁一动,脑海里迅速思索着其中的利害关系,紧接着便追问道:“你对肃慎人了解多少?他们此番势头迅猛,若真要与镔坚王朝开战,这背后的局势,我们得摸得清清楚楚。”


 杨洵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实不相瞒,我并未与肃慎人有过直接接触。


 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在草原上,人们口中的肃慎人、怯甘人、奚人,这些族群的划分,更多是基于地理位置以及行政管理上的人为界定。


 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的生活习性和文化传统极为相似。


 你看,他们喝的奶茶,吃的奶豆腐,味道相差无几;日常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都是放牧与种地相结合,只是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各异,在侧重点上稍有不同罢了。


 至于宗教信仰方面,同样是信萨满大同小异,并无太大的本质区别。”


 童德高认真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已然对这些族群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框架。


 不过,他还是想听听杨洵更深层次的见解,于是继续问道:“所以呢?你说这些,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见童德高似乎还没有完全领会自己的意思,杨洵耐心地进一步解释道:“简单来讲,肃慎人此次起义,与咱们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本质上并无二致。


 双方之间并非存在着什么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究其根源,纯粹是因为镔坚王朝的苛捐杂税过于繁重,对百姓的盘剥实在太严重了。


 那些地处偏远地区的部落酋长,不堪忍受这般压迫,这才带着族人揭竿而起,为的就是争取一线生机。”


 一直在旁边静静聆听的马智,此时也忍不住补充道:“确实如此。镔坚王朝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在对待各族各部时,虽表面上看似平等,实则骨子里都是剥削。


 除了对怯甘本族稍微有些优待之外,对待其他族群,那可真是一视同仁的压榨,毫无偏袒可言。


 也正因如此,才会激起广泛民愤,引发如今这般动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