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文臣诘难,卧龙腾挪 (舌战群儒 上)

昨日的初次拜会,不过是这场江东大戏的序幕。


 今日,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孙权果然如期在府邸正厅再次召集文武,名为议事,实则是给江东群臣,尤其是那些力主降曹的文臣们一个向诸葛亮发难,也向他孙权施压的机会。


 我和孔明依旧由鲁肃陪同,再次步入那熟悉而又压抑的大厅。


 气氛比昨日更加凝重,仿佛空气都凝结成了冰。


 张昭为首的文臣集团,个个面色严肃,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敌意;


 而武将们则大多沉默不语,但目光中也透着对战局的忧虑和对我们这两个“外来者”的复杂情绪。


 孙权端坐主位,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但那微微蹙起的眉头,显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周瑜依然坐在他惯常的位置,神态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又仿佛只是一个局外人。


 待礼节性的问候完毕,孙权直接切入了主题:


 “昨日孔明先生与子明先生已陈述联合抗曹之意,孤召集诸位,便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曹操大军压境,我江东何去何从,还望诸位畅所欲言。”


 他这话音刚落,张昭便再次率先发难,他苍老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启禀吴侯!老臣昨日已言,曹操势大,不可力敌。


 今闻曹军号称百万,战将千员,水陆并进,其锋锐不可挡。


 刘备新败,兵不满万,寄人篱下,如丧家之犬,安能与之联合?


 孔明先生言辞虽巧,却难掩实力悬殊之实。


 若为刘备而激怒曹操,致使江东六郡生灵涂炭,宗庙社稷毁于一旦,此非智者所为!


 望吴侯三思,以保全江东为上!”


 他一开口,便定下了基调,直接否定了联合的可能性,将刘备贬低得一文不值。


 紧接着,另一位重臣,顾雍(字元叹),也站了出来。


 他比张昭年轻些,但同样是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素以稳重着称。


 他拱手道:“张公所言极是。况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


 我江东向来尊奉汉室,若起兵抗拒,岂非悖逆之举?


 再者,战端一开,兵戈无情,我江东鱼米之乡,恐将化为焦土。


 百姓何辜?吴侯承父兄基业,当以守成为重,不可轻启战端,陷万民于水火。”


 顾雍从“名分”和“民生”两个角度入手,进一步强化了投降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随后,又一位文臣薛综(字敬文)出列,更是言辞激烈:


 “刘备一织席贩履之徒耳,虽号称皇叔,实无尺寸之功,辗转流离,四处托庇,反复无常,何足与论天下大事?


 昔日依附袁绍,袁绍败;


 后投刘表,刘表亡。


 今依江夏,恐亦非久安之计。


 此等‘扫帚星’,吴侯岂可引狼入室?


 孔明先生欲效仿苏秦、张仪,行合纵连横之策,游说江东,不过是欲将祸水东引,使我江东为其火中取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