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水军之议,初献良策 (技术交流)(第2页)

 然旁观者清,或有些许浅见,愿与都督探讨一二。”

 我没有直接谈论宏大的破敌之策,而是从更具体的方面入手:

 “曹军虽众,然多为北方士卒,不习水性,此乃其最大弱点。即便有荆州水师加入,然人心未附,磨合尚需时日,指挥体系恐难统一顺畅。

 我江东水师,久经战阵,熟悉水文,此乃我之长。”

 周瑜微微颔首,示意我继续。

 “故而,以我之短,攻敌之长,非智者所为。扬长避短,方为上策。”

 我顿了顿,看向周瑜,

 “都督麾下水师,艨艟斗舰固然雄壮,然小型走舸、快船之灵活机动,亦不可忽视。”

 “哦?子明先生细说之。”周瑜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北方士卒初临大江,夜间必心生恐惧,警惕性下降。

 若能精选悍卒,乘夜驾驭小型快船,携带劲弩、火箭,频频袭扰曹军船营外围,不必求大战果,但求杀伤其哨船,惊扰其睡眠,使其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积少成多,则曹军未战先怯。”

 我提出了第一个建议,这是典型的袭扰战术,但针对性很强。

 程普闻言,眉头微皱,似乎觉得这有些小家子气,但周瑜却若有所思。

 我继续说道:

 “长江水道复杂,多有港汊、芦苇荡。

 曹军船队庞大,行进必循主航道。我军可预先在一些狭窄或转弯处,布置伏兵。

 或以重兵扼守要隘,或以小股精锐,待其船队经过时,以强弩集射其指挥船或楼船上的将官、舵手。

 射完即退,利用熟悉地形快速脱离。

 虽不能重创其主力,却可打乱其阵型,迟滞其行进,制造混乱与恐慌。”

 这是利用地形打伏击。

 “此二策,皆在以巧破拙,避实击虚。”

 我总结道,

 “核心在于发挥我军熟悉水文、船只灵活、单兵战技娴熟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消耗、疲惫、扰乱敌人。”

 周瑜的眼睛亮了起来,看向程普:“德谋以为如何?”

 程普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子明先生所言,确有道理。

 袭扰与伏击,乃水战常用之法,然针对曹军不习水性之弱点,如此运用,或有奇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见火候差不多了,便抛出了一个更深入、也更接近我“私货”的建议:

 “此外,昭斗胆,还有一不成熟之想法。

 曹军楼船高大,利于远射,若我军小型战船靠近强攻,恐伤亡不小。

 然楼船高大,重心亦高,转动不便。

 若能……改进我军部分主力战船,使其更为坚固,或更为灵活,或能……”

 我故意说得有些含糊,没有直接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案,只是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