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隔岸观火,玄镜洞察(第2页)

我的任务,并非直接参与指挥,而是作为周瑜身边的“眼睛”和“耳朵”

——至少,在明面上是如此。

我需要利用一切手段,为他提供尽可能全面、精准的战场信息,辅助他做出判断。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那些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的关键情报。

就在旗舰甲板一个相对不引人注意的角落,

一名看似负责警戒的普通亲卫,在不经意间调整了一下腰间佩刀的角度。

这个极其细微的动作,却是我们事先约定的、玄镜台有紧急情报传入的信号。

我的心跳微微加速,但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凝神观察战场的姿态。

我缓缓移动脚步,看似是为了更好地观察西北方向的火势,实则不着痕迹地靠近了那名亲卫几步。

趁着周瑜正专注于听取一名传令兵汇报的间隙,

那名亲卫低着头,用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经过特殊训练的低沉语调,飞快地吐出几个简短的词语:

“乌林西侧,人马集结,似欲突围。”

“曹操中军,旗帜仍在,向北移动。”

“蔡瑁、张允部,混乱溃散,失去控制。”

字字千钧!

这些信息,远比前线传令兵零散的战报要精准、要宏观,也更加致命!

它们来自于那些早已渗透到对岸、甚至可能就混杂在曹军溃兵之中的玄镜台探子,

冒着生命危险传回来的第一手情报。

我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瞬间将这些信息与我通过望筒观察到的景象、以及刚刚听到的战报进行交叉比对、分析验证。

乌林方向集结,意味着曹操主力尚有建制,

并且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那里或许是东吴包围圈相对薄弱的环节。

曹操本人旗帜仍在移动,说明他尚未放弃指挥,也并未完全陷入绝望,这股残存的核心力量,依然是巨大的威胁。

而蔡瑁、张允所部的彻底崩溃,则意味着曹军水师的有生力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并且失去了最有经验的水军指挥官,这对接下来追剿残敌极为有利。

这些信息,必须立刻、并且以一种合乎情理的方式,传递给周瑜。

我深吸一口气,走到鲁肃身边,用一种带着几分凝重和推测的语气说道:

“子敬先生,都督,昭方才仔细观察西北乌林方向,火光虽盛,但烟尘走向似有异常,

且隐约可见人马调动迹象,不似纯粹溃散,倒像是……

在重新整编,莫非曹军主力欲从此方向突围?”

鲁肃闻言一惊,连忙举目望去,但距离遥远,火光烟尘遮蔽,很难看清细节。

他转向周瑜,带着询问的目光。

周瑜也侧过头,锐利的目光扫了我一眼,带着一丝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