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子明献图,围师必阙(第3页)

 如此,比直接杀了他,更能打击他的威望,更能摧垮他麾下残兵的士气。

 待其逃回北方,所剩者,不过残兵败将,数年之内,再难构成威胁。

 而我等,则可从容消化战果,壮大自身。”

 我的这番“围师必阙”之论,既解释了不强行围堵曹操的原因(避免己方重大伤亡),

 又提出了更具实际利益的替代方案(扩大战果、夺取物资、削弱敌军、保存实力),

 并且赋予了这种策略一种心理战的意味(攻心为上)。

 鲁肃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子明此论,深合兵法虚实之道!

 不以杀伤为唯一目的,而以瓦解敌军、夺取实利、保存自身为要务,此乃万全之策!”

 诸葛亮也微笑着颔首:

 “子明将军所言极是。‘围师必阙’,攻心为上,避实击虚,此乃上智之言。亮以为,此策可行。”

 他说话时,眼神中似乎还带着一丝别的意味,仿佛看穿了我这番言论背后,那一点点“保存刘备实力”的私心。

 我心中坦然。

 我的确有私心,但这私心与联军的整体利益并不冲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避免无谓的消耗,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程普、韩当等宿将也陷入沉思。

 他们虽然渴望军功,但也深知战争的残酷和风险。

 陆昭的方案,显然比周瑜的强攻和鲁肃的纯粹稳守,更具操作性和合理性。

 周瑜沉默了片刻,锐利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许久,似乎想从我的表情中看出些什么。

 最终,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子明所献之图,价值千金。所言之策,亦颇有见地。”

 他缓缓说道,语气虽然依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但显然已经接受了这个折中的方案,

 “擒杀曹操,固然痛快,但若因此损耗我江东精锐,确非明智之举。

 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方是用兵之道。”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上面划过:

 “好!就依子明之策!传令!甘宁、凌统各率本部精锐,沿江北岸向西追击,重点袭扰曹军侧翼!

 吕蒙、韩当率水陆兵马,沿江南岸向孱陵方向追击,拦截可能南逃之敌!

 程普老将军坐镇赤壁大营,肃清残敌,收缴物资!

 我亲率主力,稍作休整,随后沿江北上,控制乌林要地,以为策应!”

 他的命令清晰而果断,虽然核心思路采纳了我的建议,但在具体部署上,仍然体现了他作为主帅的权威和风格。

 主力部队依旧要北上,显示其积极进取的姿态,

 但追击任务分散给了几位猛将,并且明确了重点是袭扰和拦截,而非死战。

 “至于子明,”周瑜看向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意味,“你既为参军,便随我一同北上乌林,为我参赞军机吧。”

 “谨遵都督将令!”我躬身领命。

 我知道,周瑜这是既要用我的智谋,也要将我置于他的掌控之下。

 这正合我意。

 留在中军,才能更方便地获取情报,并在关键时刻施加影响。

 至此,关于是否追击曹操的争议,终于尘埃落定。

 一场可能导致孙刘联军重大损失的冒险追击,被我巧妙地化解,转变为一场更注重实利和心理打击的消耗战。

 而这,也为我后续在荆州的布局,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望着帐外那依旧火光冲天、杀声隐隐的夜空,我深吸一口气。

 赤壁之战,远未结束。

 而属于我的棋局,才刚刚展开更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