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云长请令,虚实难料(第2页)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那双丹凤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以及一种近乎执念的光芒。
我心中微微一动。
来了。
历史的惯性,果然强大。
即使周瑜采纳了我的“围师必阙”之策,分散追击,避免主力决战,
但关羽,这位忠义无双的武圣,还是将目光锁定在了华容道,锁定在了曹操本人身上。
我下意识地看向诸葛亮。
此刻,这位智者的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他会如何应对?
“云长忠勇可嘉,亮深感佩服。”
诸葛亮缓缓说道,语气依旧平静,
“只是,方才陆参军已详陈利弊。曹贼虽败,尚有余力,困兽犹斗,若强行围堵,恐损我军精锐。
且华容道地势险恶,泥泞难行,非伏兵之良地。贸然前往,风险甚大啊。”
他这是在劝阻。但语气,却似乎并不那么坚决。
“军师!”
关羽声调陡然提高,长髯无风自动,
“某知军师顾虑。然,曹贼乃国贼!今有此千载良机,岂能轻易放过?
至于险阻,某视之如坦途!某麾下五百校刀手,足以破敌!军师但请放心,某必不辱使命!”
他言辞恳切,态度坚决,大有诸葛亮若不答应,他便要长跪不起的架势。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目光似乎不经意地与我交汇了一下。
那眼神极快,却仿佛传递了某种信息。
是在征询我的意见?还是在暗示他另有考量?
我微微垂下眼睑,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这是刘备军内部的事务,我一个“江东参军”,不便直接插手。
而且,从我的战略目标来看,关羽去华容道,并非坏事。
首先,正如我之前分析的,曹操走华容道的可能性并不算最大,
即使去了,关羽以少量兵力也未必能成功拦截住拼死突围的曹操主力。
这符合我“不求全歼曹操”的原则。
其次,关羽此去,必然会牵制一部分曹军的注意力,甚至可能吸引曹仁的部分援军,
客观上减轻了其他方向追击部队的压力,有助于扩大整体战果。
再次,如果…如果历史的轨迹真的无法完全改变,关羽最终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
这或许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为日后孙刘联盟破裂,甚至关羽自身的命运,埋下一个微妙的伏笔。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还无法确定。
但无论如何,让关羽去华容道,利大于弊。
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
诸葛亮似乎看懂了我的沉默。
他轻轻叹了口气,仿佛带着一丝无奈,又仿佛是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