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巨星陨落,柴桑夜哭(第2页)
他对刘备势力的警惕与压制,无不显示出其高明的战略眼光和强硬的政治手腕。
若非我利用江东参军的身份,巧妙斡旋,并以荆南四郡为交换,恐怕刘备集团在荆州的立足会远比现在艰难得多。
“既生瑜,何生亮”,
后世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固然是对诸葛孔明神机妙算的赞叹,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周瑜那令人无法忽视的光芒。
虽然我知道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简单,孔明更多的是在外交和后勤上发力,赤壁前线的主导者始终是周瑜。
但他的英年早逝,无疑给这个时代留下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我轻轻吁了口气。
抛开立场,单从个人角度而言,失去这样一个对手,是令人遗憾的。
棋盘之上,少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弈者,总归是少了几分乐趣。
然而,从战略层面考量,周瑜的死,对整个天下格局的影响,却是无比深远的。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江东。
孙权失去了一位最得力、也最信任的臂助。
周瑜不仅是军事统帅,更是孙策托孤的重臣,在江东军政两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离去,势必会在江东内部引发权力的重新洗牌。
鲁肃子敬,这位一直主张联刘抗曹的温和派,极有可能接替周瑜的位置。
这对于缓和孙刘之间因荆州问题而日益紧张的关系,短期内或许是利好。
但长远来看,失去周瑜这样一位强硬派的主心骨,
江东内部主张夺回荆州的声音是否会暂时沉寂,抑或是以另一种方式爆发出来?
这都是未知之数。
其次,是对孙刘联盟的影响。
周瑜是坚定的“鹰派”,一直视刘备为心腹大患,甚至曾有过假途伐虢、意图吞并刘备势力的计划。
他的死,无疑让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压力骤减。
鲁肃主政,至少在表面上,孙刘联盟的根基会显得更加稳固。
然而,联盟的本质是利益。
当曹操的威胁暂时减弱,荆州的归属问题,迟早会再次浮出水面,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
周瑜的死,只是暂时掩盖了这个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再次,是对曹操的影响。
赤壁大败后,曹操元气大伤,暂时无力南征。
周瑜的死,对曹操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江东失去擎天柱,内部必然需要时间整合,这给了曹操喘息和恢复实力的机会。
但曹操的主要战略方向,恐怕会暂时转向西边的关中和凉州,以稳固后方。
短期内,南北对峙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