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逆水行舟,江上磨合(第2页)
面对这种情况,徐庶总是能以他那温和而又不失分寸的态度,
巧妙地将话题引开,既不让她起疑,也不会泄露任何机密。
而我,则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这不过是记录沿途风物所用,以备将来绘图之需。”
我通常会用类似这样半真半假的理由来搪塞她。
她虽然聪慧,但在这些涉及我核心机密的事务上,显然还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经验。
她多半会撇撇嘴,表示“文人的东西真麻烦”,然后又被甲板上其他更新鲜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
相比之下,孙尚香与糜贞的相处,则显得更为微妙。
糜贞身上那种江南仕女特有的温婉娴静、心思缜密,
与孙尚香的爽朗外放、不拘小节,几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
初时,两人之间保持着一种客气而疏离的礼貌。
孙尚香似乎不太习惯糜贞那种事无巨细、润物无声的细致安排,觉得有些“束手束脚”;
而糜贞,对于这位身份尊贵、性格跳脱的郡主,也保持着足够的尊重,却又在无形中划定了一条清晰的界限,
专注于自己的职责——管理后勤、调度资源、处理那些繁杂却至关重要的庶务。
我注意到,糜贞在面对孙尚香时,眼神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或许是因为孙尚香的身份,或许是因为她那过于外露的活力,又或许……
是因为她能如此坦荡地站在我的身边,而糜贞自己,却只能在幕后默默地付出。
但我相信糜贞的智慧和分寸感,她绝不会让个人的情绪影响到大局。
而孙尚香,虽然大大咧咧,但并非没有感觉。
她似乎能感受到糜贞身上那种安静的力量和在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有时,当她看到糜贞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下人清点物资、核对账目时,
眼神中也会闪过一丝好奇和……或许是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钦佩。
“子明,”
一天下午,孙尚香练完箭,带着一身薄汗走到我身边,将弓递给身后的侍女,
一边用毛巾擦着额头,一边看似随意地问道,
“那位糜姐姐,她……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能管好,真是厉害。”
我正凭栏远眺,闻言转过头,微笑道:
“贞儿心思细密,善于持家和经营,确实是难得的内助之才。”
我刻意强调了“内助”和“持家”,不露声色地界定着糜贞的角色定位。
孙尚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又扬起眉毛,带着几分狡黠地看着我:
“那子明你呢?我看你整天不是看那些奇奇怪怪的图纸,就是对着那个什么‘镜子’发呆,
要么就是和徐先生嘀嘀咕咕,你到底在忙些什么?”
她的眼神清澈明亮,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好奇。
经历了江东那场“联姻风波”和我的“出手相助”,她对我的信任度和依赖感显然增加了不少,说话也更加随意直接。
我笑了笑,并不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道:“郡主觉得,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唔……”她歪着头想了想,“不是说,要去帮刘皇叔打益州吗?你不是去做参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