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士族叩门,冷眼试探(第2页)

 我等乡野鄙夫,听闻将军威名,特来拜贺,并听将军训示。”

 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我的“功绩”(虽然这功绩是夺权),又将姿态放得很低,一副恭顺听命的样子。

 但我清楚,这只是试探的开始。

 “阎老先生过誉了。”

 我淡然一笑,

 “张鲁治下,虽有弊端,然亦有其可取之处。

 陆某此来,非为一己之私,实乃不忍汉中沃土沦为四战之地,百姓再遭兵燹之苦。

 如今南郑初定,百废待兴,正需倚重诸位乡贤,同心协力,共安地方。”

 我的话同样模棱两可,既不完全否定张鲁,又表明了自己“为民请命”的高姿态,

 同时抛出了需要他们“协力”的橄榄枝。

 阎圃身后的一个锦衣中年人,似乎是陈家的代表,上前一步道:

 “将军仁德,我等钦佩。只是不知将军对这汉中未来治理,可有方略?

 我等也好尽心辅佐,不负将军厚望。”

 来了,开始探问具体政策了。

 这才是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

 我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目光缓缓扫过他们五人,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方略不敢当。陆某以为,为政之要,首在安民。

 眼下当务之急,

 一是清查户口、核定田亩,使赋役公平;

 二是修缮水利、鼓励农桑,使百姓温饱;

 三是整肃吏治、严明法纪,使政令通畅。

 至于其他,尚需从长计议。”

 我说出的这三条,都是看似冠冕堂皇、无可指摘的“善政”,

 也是任何一个新政权上台都会宣称要做的事情。

 但其中的“核定田亩”和“整肃吏治”,无疑会触动这些大族的根本利益。

 我故意将它们与其他两条放在一起说出来,就是要看看他们的反应。

 果然,听到“核定田亩”四个字时,那几位中年人的脸色都微微一变,

 虽然极力掩饰,但眼神中的警惕和抗拒还是流露了出来。

 阎圃那张老脸上,皱纹似乎也深了几分,他干咳一声,说道:

 “将军所言极是,此皆安民良策。

 只是……汉中久经战乱,户籍田亩多有混乱,清查起来恐怕颇费时日,且易生事端。

 依老朽愚见,此事是否可暂缓一二,待人心安定之后再行图之?”

 “哦?”

 我放下茶盏,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阎老先生的意思是,赋役不公、隐匿田产之事,可以暂时容忍?”

 我的语气虽然平淡,但话语中的锋芒却让阎圃脸色一白。

 他连忙拱手道:

 “将军误会了!老朽绝无此意!只是……只是担心操之过急,反而欲速则不达啊!”

 “阎老先生的顾虑,陆某明白。”

 我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正因其难,才需雷厉风行。

 若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何以革除积弊?

 何以取信于民?

 诸位皆是汉中名宿,深孚众望,陆某希望在此事上,能得到诸位的鼎力支持,而非……阻碍。”

 我刻意加重了“支持”和“阻碍”两个词的语气,目光锐利地扫过他们。

 一时间,厅堂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滞。

 那几位代表显然没想到我这个看似年轻的新主人,态度竟如此强硬,而且直指核心问题,毫不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