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授田到户,军心归一

经济上的交锋,我们暂时稳住了阵脚,

 开仓放粮与强制推行新币的组合拳,初步遏制了士族们试图通过操控粮价和币值来扼杀新政的图谋。

 但这仅仅是守住了底线,要真正将汉中的力量凝聚起来,化为我手中无坚不摧的利刃,

 最关键的一环,还是在于彻底贯彻——军功授田制。

 军队,是我立足汉中的根本,也是推行一切改革的最强后盾。

 只有让士兵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明白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将他们的命运与我的事业紧密捆绑在一起,这支力量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战无不胜。

 经过徐庶和他手下那批新提拔起来的、干劲十足的寒门官吏们夜以继日的努力,

 第一批需要授田的土地丈量和登记工作,终于初步完成。

 这些土地,一部分来自于张鲁政权直接控制的官田,

 一部分来自于对叛乱士绅的查抄没收,

 还有一小部分,则是通过赎买或置换的方式,

 从一些相对开明、愿意合作的地方小地主手中获得。

 虽然数量还远不足以满足所有士兵的需求,但足以作为第一批兑现承诺的样板,起到千金买马骨的示范效应。

 授田仪式的地点,选在了南郑城外一片刚刚丈量完毕的开阔土地旁。

 初冬的暖阳洒在大地上,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数百名士兵,身着崭新的军服(也是新政的一部分,提升士气),

 按照各自的队列,整齐地排列在田埂边,脸上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他们的目光,无一例外地聚焦在前方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上,

 以及高台后面那一片片插着崭新木桩、划分得整整齐齐的田地。

 这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甄选出来的。

 他们中,有最早跟随我从荆州北上的核心骨干,

 也有在攻取南郑城战斗中奋勇当先的勇士,更有在之前镇压士族叛乱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士卒。

 他们代表着这支军队的功勋和未来。

 我身着太守官服,外罩轻甲,在徐庶、孙尚香、石秀以及老吴等核心人员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了高台。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数百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我,目光中充满了敬畏、期待,甚至还有一丝难以置信。

 对于这些世代为农,或是早已失去土地的流民、兵痞来说,“耕者有其田”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们或许听说过一些古代明君的传说,

 但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真正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一块可以通过自己双手耕种、养活家人的土地!

 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黝黑、粗糙却充满渴望的脸庞。

 我知道,接下来的话语,将决定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信念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