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锦囊暗至,雪中送炭

夜深人静,太守府的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窗外,南郑城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虽然叛乱已被迅速平定,但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尚未完全散去,

 

百姓惊魂未定,百业凋敝,整个城市仿佛一头受了重伤的巨兽,亟需时间与资源来舔舐伤口,恢复元气。

 

我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眉心,面前摊开的是徐庶连夜整理出的各项报告:

 

府库亏空、伤兵亟需救治、城防损毁严重、流民数量激增、市场几近瘫痪……

 

每一个字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

 

平定叛乱只是第一步,如何在这片废墟之上重建秩序,稳定人心,推行新政,才是真正艰巨的挑战。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东西——资源。

 

粮食、药材、布匹、铁料……

 

这些维持生存和恢复生产的基本物资,在经历了张鲁多年的封闭统治和刚刚结束的内乱后,已是极度匮乏。

 

阎圃等士族的反扑虽然被镇压,但他们采取的经济封锁和恶意囤积,对汉中的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我虽然抄没了不少叛乱者的家产,但这对于填补巨大的窟窿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有再好的改革蓝图,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支撑,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就在我感到一股沉重的压力几乎要将我淹没之时,书房的门被轻轻叩响了。

 

是石秀。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如释重负,这与他平日里冷静沉稳的形象略有不同。

 

“主公,”

 

他压低声音,确认四周无人后,才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用特殊防水油布包裹的物件,递到我的面前,

 

“有消息,也有东西,从东边来的。”

 

我的心猛地一跳。东边?难道是……

 

我迅速接过包裹,解开层层包裹,里面露出一块质地细腻的锦缎,

 

上面用极其隐秘的针法绣着几行细密的文字,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小的木盒。

 

我拿起锦缎,借着灯光仔细辨认,这针法和暗语,正是我们与糜家联络的专用方式。

 

锦缎上的信息简洁明了:

 

“首批已至,藏于西山旧驿。

 

粮五千石,药百箱,布万匹,精铁三百斤。

 

后续分批运抵,路线已改,万望珍重。——贞。”

 

最后那个“贞”字,绣得格外娟秀,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个“贞”字,心中百感交集。

 

是糜贞!

 

在这个我最艰难、最需要支持的时刻,她如同及时雨一般,送来了这批堪称雪中送炭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