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沧龙(第3页)
胡天说着往前面看,水面平静,浅水区不见沧龙,船往前走通畅无阻。
“左面有沧龙。”刘霜叫道。
“右面也有。”菜花说。
“后面有三条沧龙跟着。”元贞说。
“五只沧龙?一只我们都打不过,一下子怎么来了这么多。”胡天非常奇怪,沧龙把木船围了,只留个前面一个出口。现在他们只能往前方走,左转,右转的路都堵住了。“现在怎么办?我们无法改变航线了。”
“我说过它们非常狡猾,它们是想逼着我们一直向前,达到什么目的。”元贞说:“奇怪的是沧龙并不是群居动物,它们之间还很不友好。现在怎么协同猎食了?”
“沧龙距今灭绝了上亿年,习性都是专家推测出来的,谁又知道它们是孤居还是群居?”胡天说。
“科学家是根据它们胃里的残骸推测的,检查出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沧龙残骰。按常理说应该不会错。”
“如果是闹饥荒,它们才自相残杀的呢?静态的证据我一直不信,时间定到一瞬间,又怎么能说明全部呢?你们卫城有句成语叫“以偏盖全。”
雨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胡天的熏陶,现在说话越来越符合逻辑,他这套推理无懈可击,胡天也找不到可以反驳的漏洞。他确实说的在理,专家的工作就是以偏概全。
法国哲学家让·布里丹说过一个叫布里丹之驴困境的预言故事。一头饥饿的驴站在两堆无任何差异完全等质,等量且距离相等的干草中间。因无法通过理性分析找到选择其中一堆的充分理由,驴陷入无限纠结,最终饿死。这则着名思想实验,探讨了理性决策的局限性及优柔寡断的后果。
专家只能对已知的证据进行分析,不能对未知,没发生的事情进行系统研究。受限于自己的认知,就像人类永远走不出太阳系一样。
“根据化石的推论确实不可信,我们应该在现实接触中了解它们的习性。”胡天说。
沧龙的习性确实诡异,它们在船的三面往前面游保持三米左右不靠近船,像在给船保驾护航。胡天知道它们没安好心思,刚才他差点没被沧龙吃了,现在想想还后怕。
“大家注意和它们保持距离,现在我们只知道它们极具攻击力,对别的习性一概不知。也不知道它们会不会联合作战?”胡天又说。
木船又向往前航行了50海里,海洋上逐渐出现了礁石,沧龙变得神出鬼没,往往在一个礁石边消失,又在别一处礁石出现。他们的危机成了双重的,不光要防备沧龙,还要防止触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