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号谜局灰度循环

第287章 电路板(第3页)

 “我们也看了很久,只感觉眼熟,但是不知道是做什么的。”菜花说。

 “这种金属我们很常见,你们仔细想想在哪见过。”元贞洪亮的声音传过来,潜水艇已经回来了。

 他的意思是用现代的什么东西比较,怪不得胡天会感觉眼熟。他死盯着地板上的图案,越看越眼熟,看着看着他的脑袋“砰”一声炸了,惊叫道:“电路板?这不可能。”随即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图形是电路,他们应该在对撞机里面。金字塔这么大的对撞机,现代科技都做不到,连大型机械都没有的古代更不可能,总不能靠人手堆起来个对撞机吧?

 “对,你说的没错,就是电路板。我们在对撞机的内部。”

 元贞的话差点没把胡天雷个跟头,他不去写科幻小说都埋没人才了,他要写肯定会是“雨果奖”得主。

 “就没有人建过这么的对撞机,把陵墓造成对撞机更不可能。”

 “你太低估古人的智慧了,不说科技,只说建造水平已经超过现代了。要不你把这么精美绝伦的金字塔再复制一个?”

 胡天这点承认,现代的建筑水平确实很多地方不如古代。就拿建筑材料来说。现代建筑大量使用混凝土,一旦拆除,产生的是难以回收的建筑垃圾。而古建筑则展现了完美的“循环经济”模式。所有构件都是预制化和标准化的,通过榫卯连接,无需一颗钉子。这意味着整座建筑可以被完整地拆卸、编号、搬迁,并在异地原样重建。建筑材料(木材、瓦片)也可以几乎100%回收再利用。这种对资源的极致尊重和“可逆性”设计,是现代建筑正在追求但难以实现的梦想。

 还有建筑结构,古代是斗拱,榫卯结构。古建筑的核心是“墙倒屋不塌”。房屋的重量由木构架,柱、梁、枋、斗拱承担,墙体只起隔断作用。这不仅是结构思想的先进性,更带来了巨大的抗震优势。

 就像西城应县木塔,这座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历经千年风雨和多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其奥秘就在于由斗拱和榫卯组成的柔性结构,像一个巨大的减震器,能有效消解地震能量。许多现代刚性建筑在地震中因无法变形而断裂倒塌,而木塔的榫卯节点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晃动并自我复位。这种“以柔克刚”的智慧,至今仍是工程学界研究的课题。

 胡天想到这些看着地面上的几何图形逐渐严肃起来,眼前的金字塔在地下海之下,就是放在现代建造起来也不容易,更何况生产力低下的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