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明日黄花(第2页)
作为中国派驻联合国的常驻代表、同时也是安理会代表之一的周华荣大使,此刻正端坐在那曾经象征着全球权力核心的会议厅冰冷的座椅上。
仅仅是过去这短短一年以来,在这个日渐衰败的国际组织内部的工作经历,就已经足够让他这位曾经对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抱有崇高理想的资深外交官对这个曾经饱含了无数老一辈政治家心血与智慧、承载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之重大意义、在冷战后一度辉煌过的多边合作时代的象征性机构,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失望透顶。
联合国的核心决策机制——尤其是安理会那至关重要的集体安全功能,早就因为成员国之间,特别是那几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之间根深蒂固的地缘政治敌对、国家内部的崩溃动荡、或是干脆长期缺席,而变得完全失效,形同虚设。
即便是他此刻正身处着的理论上代表着全体会员国意志的联合国大会,也早已沦为一个无法通过任何具有实质意义决议的、充斥着相互攻讦、谩骂指责与空洞口号的“国际骂战俱乐部”罢了。
秘书处虽然凭借着惯性与少数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仍旧在名义上继续存在,但其发出的任何呼吁、声明或是人道倡议,在这个弱肉强食、丛林法则重新抬头的时代,几乎得不到任何有实力国家的积极响应。
曾经遍布全球的人道主义援助项目,早就因为会员国会费的大规模拖欠导致资金枯竭,以及在冲突地区缺乏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而变得难以执行、举步维艰。那些还愿意象征性地持续提供会费的国家,也已是寥寥无几,甚至连派遣常驻代表都觉得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行为。
至于曾经象征着联合国维持和平决心的维和行动?那更是早已成为了明日黄花。深陷内战泥潭、自顾不暇的新美利坚,以及那个刚刚与旧北约分道扬镳、内部整合问题重重的“新欧盟”,根本无暇也无意顾及任何外部事务,早就将各自派遣的维和部队悉数撤回。
就连那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日渐式微的英伦半岛国家,被许多人戏谑地称为“小不列颠快没北爱尔兰联合不起来王国”,也都早已将自家为数不多的海外驻军撤回了本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内部动荡。
放眼全球,那些剩余的、还愿意并且有能力继续向联合国提供维和士兵的国家,也就只剩下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各国,以及南美洲的一些具备一定实力的区域性大国了。
得益于学院在东亚采取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旨在维护与稳定区域和平的秘密或半公开举措,使得这些国家得以暂时置身于全球动荡之外。其直接后果便是,如今在联合国相关会议或报告中能够看到的、依旧佩戴着蓝色贝雷帽的维和士兵照片或影像,基本上就只剩下黄皮肤的亚洲面孔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时代缩影。
然而,面对诸如全球性恐怖主义网络的死灰复燃、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猖獗、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以及那如同悬顶之剑般、始终若隐若现的“外星渗透”等一系列全新的、非传统的全球性威胁,联合国现有的诞生于二战废墟之上早已僵化不堪的组织框架与运作机制,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能够有效处理的能力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