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年(下)(第2页)

 首次接战便遭遇如此惨痛失利的以色列空军,其引以为豪的制空权根基被严重动摇,士气仿佛被霜打过的庄稼,瞬间低迷。作为中东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其空军竟然没能在与被他们长期轻视的阿拉伯联军的对抗中占据上风。

 这一残酷的事实立刻便引起了以色列国内的轩然大波,民众舆论哗然,政府面临巨大压力。迫于这种内外部的双重压力,以色列国防部只能紧急裁撤了空军部长,将这位曾经的空中骄子推出去作为替罪羊,并将血洗前耻、赢得战争的关键宝押在了陆地力量idf的身上。

 然而,赎罪日战争——那场发生在几十年前、以色列在初期遭遇重创的历史——留下的血的经验与教训,已经用最残酷的方式告诉了世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没有制空权,或者制空能力远弱于对手时,地面部队将会暴露在敌方空中火力的威胁之下,遭受何等毁灭性的打击,脆弱的如同暴露在枪林弹雨下的稻草人。

 尽管空中战场失利,但凭借着多年以来的实战经验、精锐的兵员素质以及对地面作战的绝对自信,信心满满的idf高层仍然坚信陆军能够扭转乾坤。参谋部迅速敲定了大胆的进攻计划,idf主力部队在短暂的休整与部署后,兵分三路向前线开拔。

 其中一路,集结了部分重型装甲的部队,在永备工事的加持下顽强防守,另两路则分别向约旦河西岸与戈兰高地下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军,意图快速占领关键战略要地。

 国防部的军官们在作战简报会上,甚至带着一种盲目的乐观,估计在他们引以为傲的梅卡瓦主战坦克的强力推进下,idf很快就能拿下约旦河西岸全境,同时彻底占领大马士革城区,然后迅速将东线取得胜利的主力部队调回,回援至西奈半岛,对付相对“落后”的埃及地面大军,最终一举吃下整个西奈半岛,彻底坐稳中东地区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

 驻守着西奈半岛漫长防线上的15万idf官兵,他们依赖着过去战争的经验和既有的防御体系,绝对不会想到,此时此刻,他们即将面对的埃及陆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用东拼西凑来的苏式或西方旧式装备战斗、战术相对落后的“土帽子”了。

 在东方大国的军事援助与技术转移下,一支经过现代化训练、配备了先进中式体系化地面装备的新型埃及陆军已经悄然成型。地面总攻发起的前一刻,成建制的pLz-52自行榴弹炮集群以惊人的射速、精度和机动性,对边境上以色列守军的永备工事与前沿阵地展开了宛如末日降临般的猛烈火力准备。

 无以计数的炮弹裹挟着呼啸声,仿佛倾泻而下的钢雨,被精确地砸在了idf的阵地上。铺天盖地的弹幕如巨大的犁铧,几乎将阵地上的泥土都给翻了一遍,冲击波与破片撕裂着一切,工事被摧毁,人员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