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科罗纳多市
几乎是在消息被有限度地传开后,一个由众多第三世界国家代表组成的庞大意见团,仿佛嗅到机会的猎犬般,不约而同地带着各自国家的期盼与诉求,共同奔赴北京。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希望能在就“外星科技研究分享”这一议题中,与作为“学院”核心力量的中国达成合作,共同享有来之不易的、可能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外星科技。
如果这一切发生在那个早已远去的、相对而言还算和平的年代,那个崇尚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的旧秩序时期,就算是最低限度的科研分享,哪怕只是公开一部分不涉及核心机密的技术原理或应用方向,“学院”的高层未必不会答应。
这样做,既可以满足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缓解压力,又能以此巩固自身热爱和平、主张合作共赢的良好国际形象,在全球舞台上赢得更多的道义支持和话语权。
但今时早已不同往日,如今的世界,赤裸裸地遵循着丛林法则,实力——硬实力,包括军事、科技、经济的综合力量——才是一个国家能够在混乱中立足,能够让自身屹立不倒,不被吞噬、不被边缘化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何能够增强自身实力的机会,都必须被牢牢抓住,任何可能削弱自身优势的行为,都必须被谨慎对待。
因此,“学院”在谈判桌上开出的价码,虽然名义上维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其核心逻辑却异常清楚,甚至可以说是冷酷——想在这场合作中得到多少好处,想能够接触到多高层级的技术,完全取决于代表们的手里有多少可以用来交易的筹码,有多少能够让中国和“学院”觉得“值”的等价物。
这些筹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涵盖了国家力量的各个层面:它们可以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那些在地球上日益稀缺的战略矿产或能源;可以是强大的经济和金融支持,能够为“学院”庞大的科研项目提供资金保障的力量;也可以是尖端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能够补充“学院”自身技术短板的宝贵财富;更可以是关键时刻的外交支持与军事安全合作,那些能够在复杂国际斗争中提供战略支撑的政治或军事承诺。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在这场围绕外星科技成果展开的全球性“拍卖”中,最先以一种近乎急切的姿态,递交他们“投名状”的,当属地缘关系紧密的半岛与小日子过的不错的霓虹。他们给出的答卷,其核心诉求和承诺非常简单,却直指地区政治的核心——积极拥护、推动泛亚联盟一体化的进程,放弃过去的对抗姿态,融入新的区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