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不安(中)
然而,根据天宫站传回的损伤分析报告、以及对幸存官兵初步的心理评估来看,这支刚刚经历过九死一生洗礼的部队,首次太空战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其数量之多、性质之严重,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远超预期。从基础的战术协同失误,到复杂环境下的应急反应迟滞,每一个环节都显示出经验的严重不足。
但与舰上官兵们在极端压力下表现出的青涩与不足相比,更加紧迫的、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便是人类太空军的武备体系,其在面对“九头蛇”战舰时,难以做到在有效的交战距离上给予敌人致命性的打击。
现有的动能武器难以穿透“九头蛇”那层奇异的外部装甲,而人类的定向能武器技术尚未成熟,射程与功率都无法与敌舰匹敌。虽然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情况一度恶化到了需要动用人类文明最后的底牌——核武的地步,试图以核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冲击波和电磁脉冲来瘫痪敌舰。
可由于“鸾鸟”号在遭受敌舰主炮第一轮攻击后,舰船关键位置,特别是弹药转运通道和部分导弹发射器的严重受损,致使配备了核战斗部的导弹头无法及时、安全地从深层仓储区域转运至还能使用的导弹发射器。冰冷扭曲的金属、中断的能源线路、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二次爆炸,都阻碍了这一致命武器的部署。
最终,这场本应以人类战舰被摧毁告终的战斗,还是依靠“苍龙”战机飞行员那超越极限的勇气与近乎自杀式的英勇牺牲,才勉强换来了战斗的胜利与母舰的幸存。
核武,这种在旧时代被视为终极威慑的武器,究竟能不能弥补人类太空军在火力上的不足?在见识了“九头蛇”战舰那恐怖的激光主炮和坚固装甲后,没有人敢对此做出保证,更没有人认为它是常规的解决方案。
就连“鸾鸟”号舰长本人在内的多位经验丰富的军官,在复盘和分析战情时都沉重地表示,再来一次那样在死亡边缘徘徊的战斗,他们没有任何把握能够活着回来,那种能够从敌舰致命打击中幸存下来的“运气”成分,在这场不对等的较量中占比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令人感到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