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您不与我们一同回京都吗(第3页)

 “殿下,您不与我们一同回京都吗?”一名副将开口问道。

 此番骆青松返回京都,不仅携家带口,更有数位常年驻守的副将、将士家眷、受伤无法再战的伤兵,以及数月前历练结束的世家子弟,浩浩荡荡,人数多达数千。

 瑾王转过身来,恢复了往日的清冷之态。

 他郑重言道,“既然诸位明日亦会知晓,今日我便坦言相告。此番地震查出秦槐这等贪污之徒,又剿灭了山匪陈爽一伙,镇抚司已将其余人等带回京都受审。但因秦槐与陈爽伤势过重,实在无法急行,镇抚司便拜托本王将二人带回。”

 言罢,他又望向骆青松,似是没料到骆大将军竟如此轻易就泄露了机密。

 “为了不连累军中众人,本王与骆大将军商议,决定分路返回。”

 至此,众人终得明白,瑾王这是押送犯人有危险,为护他们周全,所以特意兵分两路。

 瑾王如此高风亮节,为他们着想。

 可军中将士皆为热血男儿,岂能眼睁睁看着瑾王孤身犯险。

 “殿下,您便与我们一同回去吧,军中之人皆有些本事,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郭副将率先挺身而出。

 “是啊,殿下,军中将士上千,难道还护不住您的周全吗?”

 “那秦槐与陈爽亦是我等宿敌,卑职愿与您一同承担此风险。”

 几位副将你一言我一语,满是担忧。

 望着他们真挚的神情,瑾王心中亦有所触动。

 果然强将手下无弱兵,骆伯父培养出的将士不仅勇猛善战,更重情重义。

 “诸位的好意本王心领了。但此次回京都,军中不仅有将士,更有家眷、伤兵。不能因为本王,将他们置于危险之中。”

 此言一出,副将们皆不再言语。

 诚然,且不说家眷亦是军中栋梁。

 那些伤兵哪个不是为国捐躯,岂能再将他们置于险境。

 最终,众副将顺应了瑾王的意见,将已醉得不省人事的骆青松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