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这不是误会,是要亡国(第3页)

 “皇帝,昔年骆家女入水,东南灾祸得解,乌大师便有言。今日骆家女初回京都进入宫中,这祥瑞便又遇难,难道你还不信?”

 太后此刻也是顾不得其他,直言不讳。

 未等景帝回应,只听庄国公与骆青松同时厉声出口。

 “太后慎言!”

 原本坐着的骆慕辰虽听不明白其中意味,已站起来与庄文雅、庄老太太一同护住了骆玖语。

 不仅如此,刚刚受封的西南将士各个站起身,面露凝色。

 只落得骆老太太和大房一家瑟瑟发抖,不敢上前。

 东南灾祸这又是何?还有乌大师是哪位?

 两世归来,骆玖语倒是从未听说此等话语。

 不过这个老太后她倒是了解不少,如此推测,无外乎是那一套不祥之人有碍国运。

 “太后许是年纪大了,偏信了谗言,这便说出寒心之语了,望慎言!”

 景帝亦是极力压制怒火,冷眼扫过。

 他与太后不亲,并非奇事,只是今日这般发火倒是罕见。

 这时,宁国公才将拐杖放在一旁,看似做起了和事佬。

 “陛下,太后也是爱之深责之切,这才慌不择言了。庄老兄弟,忠勇侯,骆家小闺女不管是落水为百姓避了难,还是到西南上阵杀敌,那都是景国之英才。这一点,大伙都心中有感。可莫要起了误会。”

 宁国公幽幽几句,听在太后耳朵却是另一番提醒之意。

 想来,今日之事,她的确是看到那番场景,便着急了些。

 如此也不再多说什么。

 只是宁国公的开解,并未让庄国公一众卸下怒气。

 但宁国公手握五万皇城兵权,又掌管景国多处实权,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

 他的话,哪怕是景帝,再不愿听,亦不能针锋相对。

 只是这时,殿外又传来一声浑厚之音。

 “误会?将巾帼小将比作不祥,让有功之臣寒心。这不是误会,是要亡国!”

 这次,就连传宣太监的声音都有几分惊讶和不同寻常的高尖。

 “护国公夫人到——瑾王殿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