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凤雏叫警长的猫

第21章 我真不是君子啊(第2页)

 “这……”两个小太监抬头看向陈群。

 “既然是公子赏的你们就收着就是。”陈群对两个小太监点点头笑着说。

 “公子要不要还是回去喝口水咱们去官家那里吧。”陈群看着眼前这个脸色苍白嘴无血色的小人担心开口。

 “大伴我无事的,还是去见皇叔叔重要些,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见皇叔叔呢,我偷偷准备了一点礼物打算给皇叔叔看。”荀不言看着眼前这个大太监自来熟的挽上了他的手臂。

 “诶呦,可不敢当公子怎么叫 ”被荀不言吓得一激灵的陈群连忙抽出手臂。

 “嘿嘿,那我们快走吧”

 寒暄了一会,几人就继续赶路了,一路上的宫娥内侍都是低着头迈着碎步,没有发出一点响声。

 几人在雪中徐行,先是来到了御花园,只见几棵瘦小枯干的梅花在角落里,偷偷开放,不知哪来的几只团雀在雪地里胡乱涂鸦,落下不知名的画作。配上枝头喜鹊喳喳的叫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几声叫卖,倒是给寂寥肃杀的冬季增添了几分生气。

 穿过御花园,过了南门,就来到了垂拱殿。到了殿前,两个小太监收了伞和汤婆子,又细心的替荀不言解下披风,掸了掸不小心粘上的雪,整理了一下衣襟。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

 二人退下,陈群就带着荀不言,进去向赵祯复命了。“启禀官家,奴才把荀府的三公子带来了。”

 一旁的荀不言则是一揖到地,规规矩矩行了作揖礼。

 “行了,这里又没外人,都起来吧。来言儿,让朕看看有没有被腊八粥毒到。”

 上首传来赵祯温和的声音,陈群弓着身子退到了一边,而荀不言则是被叫到了身边。

 看着眼前赵祯带着揶揄的笑容,饶是厚脸皮的荀不言也是有点害羞了。

 “官家,您就别再取笑小子了,小子已经被取笑好几天了。”

 赵祯笑了笑,“好好好,朕不取笑你就是了,还有没外人的时候,叫朕叔父就行了。”

 荀不言从善如流,“知道了,叔父。”

 赵祯摸着荀不言的头,突然问起,“对了,言儿最近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和叔父讲讲。”

 荀不言稍想了想,就和赵祯讲了起来,“还真有一件,那是还在秋天的时候,族学里来了个远亲,家是乡下的。我的一个族叔的表亲孙宇看人家穿的吃的都很一般,就开始话里话外的挤兑人家。”

 听得正来劲的赵祯评价道,“这么做属实有点过分了,然后呢?”

 喝了一口茶水,荀不言继续讲述刚刚的故事,“后来啊,见那个同学没有理会他,他就更过分了。每次在学堂里吃午食,他都会拿着自己的去向那个同学炫耀。那个同学依然没有理他。”

 赵祯又夸了一句,“那个孩子心性倒是不错,能屈能伸。”

 荀不言点头附和着说,“是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就先去劝了劝孙宇,我和他说,这么做是不对的,要是真不喜欢他,你可以正大光明的去和他讲,对不对,然后再去大张旗鼓的去针对他,这才是真小人所为。”

 “嗯,嗯?言儿你这是什么道理?”

 赵祯被荀不言的歪理搞的有点懵。

 荀不言则是一脸坦然的说道,“叔父,常听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言儿倒是认为,小人也应该是坦坦荡荡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要针对你,算计你,也应该正大光明的算计你,不然还叫什么真小人。”

 听着听着,赵祯渐渐品出了味道,“真是个好小子,颇有乃父之风啊。”没头没脑的来了句,赵祯又问起了故事的后续,“后来呢?”

 荀不言理了理思绪,往下讲着,“孙宇说我是莫名其妙,得了疯症,就走了。后来,在孙宇第六次把午食拿去炫耀的时候,那个同学开口了‘同学,我家就是乡下的,虽然不是特别富有,但我也吃过土鸡下的鸡蛋。’说完,那个同学平静的走开了,只留像孙宇在那,像个跳梁小丑。”

 “这就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