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凤雏叫警长的猫

第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页)

 “舞高龙?这项技艺啊,在我小的时候,听我的祖父和我讲,似乎起源于前唐贞观年间的,流行于鄂州汉阳军(县)那一带。”

 “它的龙头差不多有一丈五高,龙头、龙身、龙尾分开,整个龙身断为十截,它的龙尾又与普通布龙的龙尾相似。这项技艺的舞龙方式奇特,和别派不同,属竖式舞法。”

 脸上浮现起了一抹回忆的神色,毕昇悠讲起了自己那尘封已久的童年往事。

 “相传在前唐贞观年间的时候,整个中原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当地官府组织了多次求雨,却依然滴雨未落,本地的龙王在得知了此事后,拯救中原的数万名黎民百姓,祂公然的违抗天命为旱区降下了甘霖。”

 “此事过后,犯了天条的龙王就被抓到了天上,十分震怒方的玉帝就下令给当时的人曹官魏徵在云梦泽那里把这个龙王给斩了。”

 “此后,老百姓为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就会在每年龙王被斩的日子通过舞高龙来祭祀那位被斩的龙王。”

 毕昇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似乎是在为那位龙王的境遇惋惜,又似乎是在追忆那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时光。

 “呵,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完了高龙传说的高正仪的眼神突然冷了下来,望着虚空之中汴京的方向,低低呢喃了一句过后,嘴角勾起一抹讥笑的弧度。而围在她身边的几个同样刚刚在不久前亲身经历过一场政治风暴小家伙们也纷纷低下了脑袋,心中感慨颇多。

 “舞高龙是天下众多龙舞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另外啊,整个扎制工艺也是十分讲究的,特别是龙头的扎制要经过穿筋、固骨七八道工序。”

 “再有就是舞高龙的技法,主要有转、扫、举、抖、托、叩等等,其中最惊险奇绝的是口衔齿托这一绝技了……”

 发觉到气氛不对的毕昇急忙止住了话头,又和众人讲起了高龙的制作工艺还有舞高龙技巧要领,但众人明显兴致缺缺,讲了没一会儿他也索停住不讲,陪着几个小的一同默默的看完了这场舞高龙。

 “凌万顷之茫然,忽焉纵横,踰波趋淖,蹑雨凌虚。”

 “嘀嗒~~嘀嗒~~”

 “龙王爷显灵了,龙王爷显灵了。”

 “龙王爷显灵了,龙王爷显灵了。”

 ……

 在舞高龙的队把头念了最后一句楚辞之后,灰蒙蒙的天空之上竟然给面子的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围观的人群不知谁先开口喊了一句,最后确是演变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

 “吾道不孤啊,蘅芜,毕昇哥咱们走吧。”

 “嗯,走吧。”

 “嗯,走吧。”

 一路之上小雨就那么不大不小的下着,虽不至于把人立刻浇湿,但淋在身上却也总归是难受,最后毕昇还是决定去挨着东市最近的李应家里去借几把伞。

 “邦邦邦~~”

 “李应大哥在家吗?我是借住在毕昇家的高正仪。”

 ?把被人家误会,高正仪没有让毕昇出面,而是选择自己亲自出马,轻轻叩响里正家的大门。

 “来了,来了。”

 “吱嘎~~~”

 一声婉转如莺啼的女声从里间传来,接着就从大门里伸出了一只素手,再接着就是一名三十上下,身材阿娜的女子打着一把油纸花伞从门内袅袅婷婷的走了出来,所过之处带起一阵香风。

 “原来是高家妹妹还有几位小义士啊,这这下着雨,快先进府躲躲雨,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出来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里正李应的妻子仇氏,听见门外扣门的是高正仪几人,连木屐都没换就急急忙忙的打着油纸伞迎了出来,她始终牢记着自家相公的交代,这几个从外地的来的孩子只可交好,不能得罪。

 “不敢有劳李家嫂子,这雨也不大,借我们姐妹几人几把纸伞就好,况且我们已和别人约好了时间,误了时辰就不好了。”

 见出来开门的人不是李应,高正仪就委婉的拒绝了这位仇氏的热情邀请,虽然自己一行都是半大孩子,但毕竟还跟着一个毕昇成年男子,总归是不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