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房子有着落了(第2页)
她亲热地拉着丁盼云的手,“丁团长你放心,回头我就跟我家那小子说,让他上心留意着!他们登记科,消息最灵通,哪片有符合政策的空院子,或者哪家落实政策返还了房子想出手的,他们门儿清,一有合适的消息,我立马告诉你。”
“那可真是太麻烦你了,李大姐。”丁盼云语气真诚,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
“不麻烦的,你太客气了。”李大姐连连摆手,脸上笑容热络。
她心里清楚得很,能和方家攀上关系,对方主动开口相求,简直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这事儿不但要办,还得办得漂漂亮亮,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丁盼云方家团长的身份摆在那里,李大姐自然不敢怠慢。
她回去立刻就给在房管局产权登记科工作的儿子打了电话,都细细叮嘱了一遍,强调是丁团长家急用。
事情进展得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仅仅两三天后,李大姐就满面春风地再次出现在丁盼云的办公室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笔记本。
“丁团长,”李大姐的声音带着一丝完成任务后的轻松和邀功的意味,“上次您托我的事情,有眉目了!”
丁盼云正在看一份演出计划,闻言立刻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哦?这么快?快进来坐下说!”
她放下文件,招呼李大姐坐下。
李大姐也不卖关子,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记录的地址和信息,压低了些声音:“我让那小子仔细查了查,还真找到一处特别合适的!就在咱们军区大院西边,隔了两条胡同,叫‘帽儿胡同’的地方,走路过去也就十来分钟,离得近,方便得很。”
她指着本子上的记录:“是个一进的独门小院儿,正房三间,东西各带一间小耳房,院子不大,但方方正正,干干净净,关键是,它符合您说的条件——手续清晰,能买卖!”
李大姐加重了“能买卖”三个字,这是关键:“这院子的原主,是解放前的一个小商人,后来举家去了南洋,房子就委托给街道代管了,前些年政策动荡,一直搁置着,现在政策明朗了,可以按政策处理这处房产,产权清晰,没有纠纷,街道那边也愿意配合办理出售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