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雷震震夏雨雪老酒新壶
第66章 君兰古村(第2页)
镇不镇邪不知道,据李乐探测,这种石头倒是确实含有丰富的水属性能量,能避水说不定还真有点道理。
为了感谢文卓君的恩德,蜀江古道被命名为君兰古道,流民村也改名叫君兰古村。李乐还别出心裁的在古道和现在河道的中间高地按照五行相生的阵法修了几道凉亭,引入河水做了几个池塘,把一块不毛之地打扮成了一座美丽的度假公园。
君兰古道不出意外的在数年后成为当地最着名的一道风景,君兰古村的村民甚至要在公园内给文卓君修建一座雕像,被李乐知道后及时制止,毕竟给活人塑像的事,除了那位心大体壮的地皇大人,估计没几个人有这福分能顶得住。
当然,这种欣欣向上的劳动场景自然是要触发太阳女神作诗的灵感的,在与李乐的沟通中,文卓君不负众望的又有几首名作发表。
其中一首体现广大劳动人面疾苦的小诗得到朝野上下的广泛好评。
这首诗内容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蜀江文学的评论中,这是太阳女神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文卓君关心民间疾苦的一片赤子之心,充分说明了文卓君的思想境界已经得到升华。
在某些人的刻意引导下,甚至隐约有人对文卓君以诗圣相称,风头大有盖过新月帝国王志远的架势。
就这样忙碌而快乐着,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七月,上游的信息不断传来,今年的汛期终于来临了。
蜀江的水位明显涨了起来,水流也眼见着的浑浊起来,洪水前锋顺利通过流民村,没有象往年那样给村里带来多大威胁,让李冰等人对扛过今年的汛期多了几分信心。
真正的洪峰是在一天后才能来到,提前一天的时侯,在工部和天门城官员的组织下,大家严阵以待做好了与洪水斗争到底的最后准备。
文卓君依然固执的留在了现在的君兰古村,她已经把这个获得新生的村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任谁劝说都不肯离开,坚持要跟一线人员战斗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