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草原的强化之路(第2页)
马钰谦虚的道:“郑院使客气了,您才是医中国手。”
两人相互吹捧了几句,就确定了常遇春的治疗方案。
当然,主要是郑良琦制定的,马钰只是提了一些建议。
他对医术所知确实不多,也不敢说太多,误导了郑良琦就麻烦了。
对此大家也觉得很正常。
毕竟他的人设,是听
家中长辈讲过一些医理知识,并未真正学过医术。
之后朱元璋就将常遇春苏醒,并且没有大碍的消息传了出去。
中风竟然没有大碍?大家自然将信将疑。
很快李善长、汪广洋、刘伯温等相熟的人就来探望,亲眼见到他目前的情况,才不得不相信。
然后……之前被大家嗤之以鼻的回阳丹,就成了最抢手的药。
多少达官贵人都想弄几颗藏在身边保命。
然而这属于御方,别人可见不到。
更何况朱元璋还特意下令,不可将药方外传。
然后命御医院制作了一大批,赏赐给有功之臣。
自然引得群臣感恩戴德。
没有被赐药的,开始拼命工作,试图能获得赏赐。
而在民间,回阳丹已经被炒到了天价。
可惜,不到万不得已,压根就没人卖。
马钰也不得不感慨,朱元璋真会抓机会收买人心啊。
至于自己私下做一批卖钱……他没有想过。暁说Cms 罪欣漳踕耕新哙
不是怕朱元璋不同意,而是这玩意儿坏良心。
犀牛这东西太少了,真要是将药方公布,估计要不了多久就绝种了。
还是等将来有能力建立保护区,再考虑卖药的事情吧。
至于公布药方……放心,将来会有人泄露出去的。
言归正传。
常遇春在宫里养了两天,病情稳住之后就主动请求回自己家了。
朱元璋也没有继续留他在宫里,不方便也不符合规矩。
只是命令御医每天上门为他诊治。
常妃也被准许出宫回家照顾父亲。
然后……常府门外就排出了几里地的长队。
而且登门探望的,可不是什么管家之类的,而是各家家主本人。
家主不在家的,就是家族继承人或者别的重要人物。
这些人自然见不到常遇春的面,但他们还是都来了。
不过别人见不到,马钰却能随时见到。
之前就说过,他家和徐、常二家都是邻居,想串门太简单了。
常遇春还特意吩咐过家里的仆人,马钰来访必须放行。
所以马钰隔三岔五都会去一趟常府,与常遇春交流一下感情。
当然,主要是听常遇春吹牛逼。
“你是不知道,当初采石矶,要不是我老常……”
“鄱阳湖之战,那张定边眼看就要冲到上位跟前了,大家都吓的面无人色。”
“还是我老常搭弓射箭,隔着二里地一箭穿透了他的盔甲,才将他吓退……”
“二十三天,整整二十三天不眠不休,奔袭三千……五千里,那些蒙古人都被我给晃晕了。”
“也就是他至正帝跑的快,要不然我也将他擒到顺天,在酒宴上表演跳舞……”
说到这里,他还非常遗憾,没能看到至正帝跳舞。
马钰想笑又不敢笑,憋得别提多难受了。
不过经常这样吹牛也有好处,至少他的心态不会出问题,对病人来说这一点太重要了。
而且经常说话,能锻炼脑子和语言能力,也是康复训练的一种。
所以才过了十天,常遇春就已经能如常说话了。
现在除了左手左脚还有些不太听使唤,别的都和常人无异。
这天他又在和马钰等人吹牛,刚聊到没能活捉至正帝的遗憾,就听朱元璋的声音响起:
“那你就好好养身体,争取早日康复,再上战场将他捉来。”
他身后还跟着李文忠和蓝玉。
“上位。”常遇春连忙起身迎接。
马钰、朱樉、常升等人也纷纷起身行礼。
见过礼之后大家再次落座,不过常升等小孩子,则很识趣的离开了。
只有马钰、朱樉、常茂留了下来。
朱元璋先是关心了一下常遇春的身体情况,并且特意询问马钰,他还需要多久才能重上战场。
事实上这事儿他早就知道了,至少得休养半年,一年最为稳妥。
这会儿又问,就显得有些啰嗦了。
大家自然不会这么认为,他如此问肯定是有原因的。
至于是什么原因,大家也都能猜得到。
果然,当马钰回答说半年到一年之后,他迟疑了片刻才说道:
“现在正是一统天下的紧要关头,咱想另外委任一员大将统率你麾下将士,你以为如何?”
常遇春正色道:“上位何必有此一问,那些军队都是您的,我只是暂时替您统率几日。”
“现在我老常身子不行了,那肯定得换一个能打的大将,此事您当乾纲独断。”
朱元璋满脸欣慰,又迟疑的道:“但咱一时间想不到谁合适,你可有中意的人选?”
常遇春笑道:“上位这是灯下黑啊,最合适
的人选不就在眼前吗。”
朱元璋疑惑的扫视了一下众人,最后目光停留在李文忠身上,一拍脑门道:
“哎呀,你看咱都糊涂了,竟然把思本给忘了。”
然后他对李文忠说道:“思本,伯仁都举荐你了,不知你可敢担此大任啊?”
李文忠起身下拜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朱元璋笑道:“那就好,不过你得谢谢伯仁才对。”
李文忠又向常遇春郑重行礼道谢。
接着朱元璋又任命蓝玉为指挥使,跟随李文忠效力。
蓝玉也起身拜谢。
一旁的马钰则心里暗暗吐槽,一群老狐狸啊。
事实上这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眼下不过是走个过场,让大家面子上都好看而已。
可不要觉得这个过场没用,如果没有,会发生很多问题。
现在,朱元璋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也维护了和常遇春的私交。
李文忠成功接管了常遇春麾下十余万将士。
而且还是常遇春主动推荐的他,如此一来,那些将士就不会有别的想法。
而常遇春本人也落了个人情,毕竟名义上是他举荐了李文忠。
当然,这些都是虚的。
对于常遇春来说,真正的好处是蓝玉从他的亲卫,正式成为了军将。
说白了,就是他在军中的代言人。
可以说,大家的里子面子全都照顾到了。
老常虽然鲁莽,还喜欢吹牛,但脑子是真好使,情商也高。
想想也正常,如果他真的只是个莽汉,朱元璋又岂会如此信任和重视他。
相比起来,蓝玉就差了不止一个层级了。
一旁的常茂更是一脸的茫然,根本就不知道大家再说什么。
这货,还不如蓝玉。
至于朱樉,在一旁打着哈欠,听这群老狐狸聊天太无聊了啊。
还是听常叔吹牛皮有意思。
正事谈完,大家就开始闲聊,主要是聊一统天下的战事。
大家都很乐观的认为,最多再有一年,就可以一统中原和江南地区。
接下来就是挨个收拾四川的大夏政权、云南的梁王政权、辽东纳哈出,以及逃到草原上的至正帝和王保保集团。
说到这里,朱元璋笑道:“到时候伯仁的身体也养好了,正好率兵攻入草原活捉至正帝。”
常遇春大笑道:“上位放心,咱老常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本来马钰是不想说什么的,毕竟是闲聊,何必那么认真。
但想到洪武五年那次北伐的失败,他又觉得还是趁机浇点凉水比较好。
洪武五年,朱元璋发十五万大军进攻和林。
这是至正帝和王保保的老巢,只要这一战获胜,北元就基本覆灭了。
草原各势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大明可以各个击破。
为了确保胜利,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冯胜三人挂帅,并命傅有德、蓝玉等骁将随军。
只看这个名单就知道,这可谓是大明开国天团了。
然而就是这群天团,被王保保先是一个诱敌深入然后各个击破,给打的惨败而归。
也就冯胜那一路收复河西走廊,算是保住了一点里子。
然而这次大败对天下局势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虽然北元皇室已经没有多大权威,可他毕竟是名义上的蒙古大汗,各部还是要尊他为主的。
有了北元朝廷从中穿针引线,蒙古各部才没有四分五裂。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联合对抗大明。
统一的难度陡然增加了数倍。
其后明军又用了二十多年,才收复传统意义上的汉地。
可以说,这一次的失败,将大明一统天下的进程,推后了至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