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幡然悔悟(第2页)

 “襄阳十万百姓的性命,焉能葬送你这小人之手?” 

 蒯均冷哼一声,扬起滴着鲜血的宝剑大喝:“开城!” 

 曹军愣神片刻,才反应过来,马上放下武器,撤掉旗帜,纷纷下城去了。 

 “啊这?” 

 吕常看傻了眼,我条件还没谈妥呢! 

 “其实……”关羽也有些措手不及,收了刀正准备说实话。 

 “吕将军别来无恙乎?” 

 伊籍及时赶来,向吕常抱拳道:“当初君侯降于禁七军,粮草吃紧尚不曾滥杀一人,城中之事将军不必多虑。” 

 “你是……机伯先生?” 

 吕常看着须发尽白的伊籍,唏嘘不已:“当真命数无常呐!” 

 当年他还只是个小小的雉县长,伊籍是镇南将军府长史,两人的地位天壤之别。 

 而自己能拜武猛都尉,正是伊籍举荐,到襄阳后才有一面之缘。 

 很快襄阳城门打开,蒯均带着襄阳大小官员跪拜于城下,迎接关羽进城。 

 伊籍和吕常叙旧,马良来到关羽身旁,低声道:“君侯身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就是攻心之战的好处吗? 

 关羽唏嘘不已,他戎马一生,斩敌无数,还从没打过这么轻松的仗! 

 经历樊城苦战、江陵之变,他发现自己的心境忽然与以往不同了。 

 以前看这些敌军将士,都是土鸡瓦犬,如今却觉得他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妻儿老小。 

 多少人从军出征,都是迫于无奈? 

 又有多少人为国而战,胸藏大志? 

 一道阳光自云隙中落下,正好照在关羽身上。 

 霎时间,他觉得脑中一阵轰鸣,如惊涛翻滚,似惊雷炸响。 

 关羽眯缝着的丹凤眼缓缓睁开,双眸中凌厉的光芒尽数收敛,化作温和悲悯之色。 

 举目望去,不管敌我将士,仿佛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父亲?” 

 关兴正一脸欣喜跟着关羽进城,见他愣在马上一动不动。 

 抬头看时不由心中一凛,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跟老爹亲近了许多。 

 “兴儿,为父……真的错了啊!” 

 关羽回过神来,喉头滚动着,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