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逆风的蝉
第105章 唇枪舌剑
诸葛瑾带着赵咨拜见刘备,见刘禅不在堂中,不知为何竟暗中松了口气。
向刘备介绍赵咨后,一刻也不想停留,直接提出要亲眼见一见张承和孙桓。
刘备自然应允,命护卫带着诸葛瑾到西城探望东吴俘虏。
“奶奶个熊,我究竟在怕什么啊?”
诸葛瑾快步走出府衙,站在门口却又在心中暗骂自己,对刚才的表现很不满意。
刘禅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又不是三头六臂的妖怪。
何况他还是孔明的学生,我弟弟的徒弟。
阿斗就是个弟中弟,我怕个球?!
诸葛瑾轻咳一声,整了整衣衫,迈开大步往西城走去。
诸葛瑾走后,刘备看赵咨神态自若,笑道:“孤与东吴同盟近十载,却遭陷害背盟不下五次,险些被曹贼所乘,足见孙权智略不足。今其被孤所擒,尔等愿降否?”
“大王此言差矣!”赵咨抱拳道:“吴侯乃聪明雄略之主,奈何被吕蒙所误。今已幡然悔悟,蒙大王仁德未曾加害,我江东愿倾尽全力相救。”
“哦?”刘备眉梢微微一挑:“以汝等观之,吴侯乃明主也?”
“不错!”赵咨答道:“昔日吴侯初掌江东,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用周瑜于危难之际,托付江东军事,是其明也。用瑜蒙诸将,枭夷黄祖,是其义也!鼎峙吴楚,恤民如子,不受兵者数十年,是其仁也!”
刘备捻须不语,这都是孙权三十岁前,在鲁肃、周瑜辅佐下做的事。
三十岁之后作为,合肥之战、偷袭荆州,你是一句不提啊!
赵咨却是面不改色,继续说道:“吴侯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委身于大王,是其略也。如此聪明、仁义、雄略之人,岂非明主乎?”
刘备看向法正,法正嘴角微动,却低下头端起了茶杯,显然不屑于反驳。
只好又问道:“吴主十八岁掌江东,虽有乌林之捷,却再无建树,莫非志得意满,不思进取,以致如此?”
“非也!”赵咨又道:“吴主任贤使能,志存经略;少有余闲,便博览书传,历观史籍。本系孙子之后,熟读兵书,胸藏韬略……”
向刘备介绍赵咨后,一刻也不想停留,直接提出要亲眼见一见张承和孙桓。
刘备自然应允,命护卫带着诸葛瑾到西城探望东吴俘虏。
“奶奶个熊,我究竟在怕什么啊?”
诸葛瑾快步走出府衙,站在门口却又在心中暗骂自己,对刚才的表现很不满意。
刘禅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又不是三头六臂的妖怪。
何况他还是孔明的学生,我弟弟的徒弟。
阿斗就是个弟中弟,我怕个球?!
诸葛瑾轻咳一声,整了整衣衫,迈开大步往西城走去。
诸葛瑾走后,刘备看赵咨神态自若,笑道:“孤与东吴同盟近十载,却遭陷害背盟不下五次,险些被曹贼所乘,足见孙权智略不足。今其被孤所擒,尔等愿降否?”
“大王此言差矣!”赵咨抱拳道:“吴侯乃聪明雄略之主,奈何被吕蒙所误。今已幡然悔悟,蒙大王仁德未曾加害,我江东愿倾尽全力相救。”
“哦?”刘备眉梢微微一挑:“以汝等观之,吴侯乃明主也?”
“不错!”赵咨答道:“昔日吴侯初掌江东,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用周瑜于危难之际,托付江东军事,是其明也。用瑜蒙诸将,枭夷黄祖,是其义也!鼎峙吴楚,恤民如子,不受兵者数十年,是其仁也!”
刘备捻须不语,这都是孙权三十岁前,在鲁肃、周瑜辅佐下做的事。
三十岁之后作为,合肥之战、偷袭荆州,你是一句不提啊!
赵咨却是面不改色,继续说道:“吴侯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委身于大王,是其略也。如此聪明、仁义、雄略之人,岂非明主乎?”
刘备看向法正,法正嘴角微动,却低下头端起了茶杯,显然不屑于反驳。
只好又问道:“吴主十八岁掌江东,虽有乌林之捷,却再无建树,莫非志得意满,不思进取,以致如此?”
“非也!”赵咨又道:“吴主任贤使能,志存经略;少有余闲,便博览书传,历观史籍。本系孙子之后,熟读兵书,胸藏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