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逆风的蝉
第168章 孙权下线
孙桓这一跪,将一向沉稳的子龙吓得虎躯一震。
赶紧往一旁退开:“这可万万使不得。”
“赵将军,在下自幼失怙,三岁死了爹,四岁死了娘,无父母教导,这本事全靠自学。”
孙桓神色悲戚,一脸诚挚:“先前受吴侯称赞,吾自以为有所小成,颇为自得。今闻世子一言,令我茅塞顿开,犹如拨云见日。承蒙将军不弃,传授武艺如同再造之恩,孙桓没齿不忘。”
赵云也是从小失去双亲,由兄长抚养长大,不禁感同身受,但他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不想再收义子。
“某传授武艺,是为大汉培养后继人才,只要你诚心匡扶汉室,不负汉中王和世子之恩,某便知足矣!”
刘禅见孙桓眼中闪过一丝失落,知道他拜义父既是为表忠心,也有崇拜常山赵子龙之意,不忍让这样一个少年英雄受挫,说道:
“你既知感恩,不如与赵统结为金兰,同心匡扶汉室。”
孙桓看向赵云,赵云微微点头:“如此也好。”
赵统对孙桓也颇为欣赏,二人欣然同意,一切从简,当场便准备结拜。
正在此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子龙不陪世子在大堂,怎得到了武场?”
赵云回头看去,来的正是关羽,他站在门口,正好被看到,笑道:“二哥来得恰好,快来做个见证。”
“何事?”关羽进门,赵云请他来到三人面前,说明刚才之事。
关羽抚须笑道:“前有刘封、张苞,今有赵统、孙桓,关某倒成了结拜见证人了。”
“二叔可不就是结义代表吗?”刘禅笑道:“为自己代言!”
能拜活着的关二爷,别人都羡慕不来啊!
赵云笑道:“能学二哥桃园结义那般,是他们晚辈的幸运。”
关羽正疑惑阿斗为什么要他吃盐,赵统和孙桓已经拜倒在面前,对着天地发誓。
赵统年长两岁,为兄长,孙桓为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关羽抚须笑道:“莫忘忠义二字。”
正高兴之时,侍卫匆匆赶来:“世子,大事不好,吴侯他……他患了风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