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逆风的蝉
第174章 三世老臣
“哈哈哈,朱君答应的事,在整个丹阳有谁还敢质疑?我祖郎和四位头领受两代吴侯之恩,这个忙我们帮定了!”
丹阳故鄣县临水的朱家花园中,行装各异的山越人围着石桌大快朵颐,大堂中不时传来欢笑之声。
这正是丹阳名宿朱治的宅院,朱治掌郡政三十年,勤于理事,自奉俭约,为东吴股肱,郡内尊称“朱君”。
三年前丹阳郡守孙瑜病逝,见丹阳郡匪患不断,又思恋故土,便求归故鄣屯守,以镇抚山越。
朱治请孙权授予山越头领祖郎宗帅,二人共同治理丹阳,短短三年时间,非但故鄣境内百姓安乐。
附近山越头领在祖郎号召之下拜谒朱治,为其所折服,与郡内百姓和睦相处,商贸互市,一片安定。
可惜好景不长,转眼之间,出征荆州的人马全军覆没,养子朱然也死于江陵。
朱然虽非亲生,但也是亲外甥,从小追随自己长大,才收为养子,与亲生骨肉并无区别,一时间令他悲痛欲绝。
当然更让他揪心的还是孙权,这个少主不会用兵,却偏偏性情高傲,不满于守卫江东,明里暗里与兄长比功绩,总想超越孙策。
谁知弄巧成拙,攻合肥一败涂地,这一次偷荆州反将自己置于险境。
幸好刘皇叔宽仁,同意用钱粮赎人,若是被曹贼擒于合肥,只怕此时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
等到吴侯被赎回江东,才松了口气,哪知数日之后又有消息传来:江东易主!
朱治闻报,以为自己耳聋眼花,听错了消息,再三询问,方知千真万确。
历经三世,父子二人浴血奋战,将士用命拼杀的江东基业,号称三江之固、国富民强的东吴之地,就这么轻易丢了?
朱治为此大哭一场,大骂刘备伪君子,欺世盗名,言而无信。
但这一切已成定局,当孙瑜之子孙弥拿着顾雍等人的劝降书信来见时,他知道大势已去。
正准备举家退进黟山隐居,从此不再过问世事,孙暠的一封信让他重燃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