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逆风的蝉
第101章 科技强国(第2页)
黄承彦耸然动容,抚须问道:“那对于墨学,阿斗你怎么看?”
嘿嘿,果然和墨家有关,这就行了!
“先秦之时,百家争鸣,非儒即墨,墨学与儒学并称显学,自然有它的可取之处。”
刘禅说道:“兼爱、非公立于百姓而不利士大夫及朝廷,故不为君主所用。但抛开理念不谈,只是其工匠之道,精益求精,就值得学习推广。”
黄承彦仔细看着刘禅的眼睛,一时间不知道他说的是自己的想法,还是诸葛亮他们教的。
黄家虽说是荆州四大家族之一,但已经分了好几支,江夏黄祖为本支。
沔南这一支继承墨家之术,自己虽是名士,却只能做隐士,与仕途无关。
本以为凭借诸葛亮辅佐刘皇叔,能将这一支发扬光大,谁知蔡氏献了荆州,刘备入川后也是一去不回。
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没想到局势忽然转变,形势如拨云见日,甚至远超预期。
如果阿斗当真如此重视工匠,哪怕是墨学的一个分支,也足以告慰先人了。
愣了片刻无奈叹道:“可惜朝廷以儒为尊,打压工匠,从来不登大雅之堂,世子这番作为,若推行开来,恐怕要受口诛笔伐,乃至于大失人心呐!”
“从来如此,就对吗?”
刘禅眉梢一挑,笑道:“大汉开国之初,以道家无为治天下,才有了文景之治。宣帝也曾说过,汉家是以霸王道杂之,可见历朝都有修正。”
“自古以来,凡有王朝强盛,无不以变法为基础,变法改制,意在求新求存。”
“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只会腐朽溃烂,唯有死路一条。”
黄承彦心头猛跳,抚须道:“不知世子对儒学又怎么看?”
“儒家之学虽能教化万民,但没有强大的武力,谁能听你教化?“
刘禅指了指远处的兵马:“譬如今日的孙权,若非将其擒拿,只派使者晓谕兴复汉室,他能听我父王宣调吗?”
“世子今日之言,莫非是孔明所教?”
黄承彦心惊不已,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真能说出这等话来,虽然还不够深刻,但这见识却是当今绝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