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见风使舵(第3页)

 

“嗯?”刘禅一愣:“二叔何出此言?”

 

难道顿悟之后的二爷,发现了什么华点?

 

关羽抚须道::“张昭见风使舵的本事,恐江东无人能及啊!”

 

“呃……二叔又开玩笑了。”

 

刘禅摇头失笑,一向威严的二爷,怎么到了江东像是换了个人,风格大变。

 

难道是江南的细雨柔风,泡软了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不过由此可见,关羽傲上并非生性使然,实在是真的被恶心到了。

 

士族大多都如张昭这般见风使舵,如何能让忠义千秋的二爷高看一眼?

 

历史上留下痕迹,做出评价的都是这些士人,对关羽的印象可不就是矜骄自傲吗?

 

就像世家对秦始皇的抹黑,大清对朱元璋的污蔑。

 

真正感念他们的普通兵卒百姓,是无法发声的,他们的呐喊早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

 

刘禅回望四周,钟山伫立,牛首山巍峨,北面江涛滚滚。

 

从地形上来看,南京确实易守难攻,尤其北方的铁骑到了这里没有用武之地。

 

这次成功全靠孙权的“帮忙”,整个江东,刘禅估计也就陆逊能识破此计。

 

但现在的陆逊已经下野,更没有夷陵之战的背书,还只是个书生,说了也没人相信他。

 

踏过吊桥,站在城门前,望着“建业”两个字,刘禅忽觉得有些好笑。

 

孙权的两次改名,建业和武昌,都在历史上确实留下了痕迹,但与他的初衷却相去甚远。

 

想建功立业,结果一事无成,想以武而昌,却每战必输。

 

忽然想起了网上流传的“字画梗”:缺什么,炫什么;没什么,摆什么。

 

一个人炫耀的,往往是内心缺少的,越在意的就是最令他越自卑。

 

缺德的挂“厚德载物”,懒惰的挂“天道酬勤”,心狠的挂“上善若水”,狭隘的挂“荡妇”。

 

还是改回金陵吧,待将来平定天下,再兴大汉,重建京都,再改名南京!

 

嗯,西京、北京、南京……还差一个东京。

 

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东京/热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