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七月锦鲤

第156章 吃空饷(第3页)

 “您老人家不知晓,偏是许多有头有脸的奴才,打起坏主意来了!刚生下的小儿小女,不知怎的弄鬼儿,将名字写在账上,混丫鬟小厮的月银。还有那老不死没脸货,明明告老回家了,名字还不肯勾掉,还混着领月银衣裳!” 

 府里头的家生奴才,并不是各个当差,不当差自然没有月银。 

 当差的人若是告老回家,府里给一笔养老赏钱,往后也不领月银。 

 这原本是宁国府用人的惯例。 

 林大嬷嬷前些年告老回家,就领了一百两银子养老赏钱。 

 从此后就不该再按月领月钱,四季也不应再领衣裳。 

 可她仗着是内管事,告老后依旧空领着月例。 

 因她是宁老太君的陪嫁,管事房与账房也不敢多说。 

 且她不但自己吃空饷,连她死了八年的老头子,都至今还领着月银。 

 当初她做内管事的时候,就偷摸办过许多这样的事。 

 凡是肯恭维孝敬她的人家,三两岁的孩子,就敢上账记名领月钱。 

 其实宁夫人早就知晓,但一直隐忍没说。 

 只因这些奴才大都出在鹤寿堂,得顾忌着婆母的脸面。 

 大户人家的内宅,总以稳妥体面为上,不能不讲情面。 

 所以宁夫人才睁一眼闭一眼,不痴不聋不做当家翁。 

 事已至此,林大嬷嬷才算明白,宁夫人这是冲着自己来的。 

 这点子领空饷的事儿,那才叫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值千斤分量。 

 老家伙不禁暗自咬牙,直后悔方才把话说满了。 

 再抬头的时候,只见宁夫人似笑非笑,拿着林大嬷嬷写的裁撤名册。 

 “将那些空领月银的奴才名字,冒领的月银的数目,也做这么个名册。过两日我闲了,少不得去老太太跟前,一同让她老人家明白处置。” 

 说罢就变了脸色,厉声呵斥道: 

 “核查时把心放正了!不管是有脸的没脸的,都要记的清楚明白。休要一头放火一头放水,放过那些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