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七月锦鲤

第179章 翠华楼(第2页)

 钱姨娘听说是要叫菜,临走前还要提醒,一定要去翠华楼。 

 “别的酒楼菜不好,怕二老爷吃不惯,太太宁可多花几吊钱!” 

 都知道京师数翠华楼的菜最好最贵,二太太气得要不得。 

 二公子正在里间看书,听说出去叫菜,也赶出来嘱咐。 

 “再给我叫个油爆明虾,给母亲点个豆腐羹。” 

 只有儿子还惦记着自己,二太太通红眼圈儿,险些落下泪来。 

 主子们的晚膳总算有了着落,可大锅饭还是没人做。 

 外头老婆子催问了三四遍,二太太才拿出二两银子。 

 派人去后街的小胡饼铺子买烤饼,分给二门外的奴才们吃。 

 锦鑫堂厨房院里,依旧很是清闲。 

 秦嬷嬷煮好了热豆浆,正手把手教梨月和莲蓉点豆腐。 

 梨月会做不少豆腐菜肴,点豆腐还是头次学,平常都是外边去买。 

 做豆腐说难不算难,大略是浸豆、磨豆、滤浆、点卤、成型这几步。 

 但真要区分起来,拌凉菜的嫩豆腐、煎炸用的老豆腐、炖汤用的豆腐脑,还有好些不同之处,要学的地方可多了。 

 京师这边做豆腐,大多都是用盐卤点浆水,做出来豆腐味道更浓厚。 

 今晚要做嫩豆腐,所以依着南边方法,用了石膏水点浆。 

 石膏点出来的嫩豆腐,更加水滑细腻,比外头买的强上不少。 

 今晚是给宁夫人做盏羹汤,用嫩豆腐做的八宝豆腐羹。 

 “做八宝豆腐羹用嫩豆腐可以,用豆腐脑也可,太太更喜欢嫩豆腐。将豆腐切碎成丁,再将泡水洗净的野蕈、香菇、松子仁、瓜子仁、鸡肉、火腿这几样,全都切做细屑,放在极浓的鸡汁里,大火热锅炒滚,立刻起锅。” 

 汤羹里的配菜,本应切做细丁。 

 秦嬷嬷见梨月刀工不错,特意要考考她,令她切做细丝。 

 梨月当然是不怕,当初跟曹婶子的时候,刀工下过功夫。 

 别说是菌菇肉丝,便是这块嫩豆腐,她也能切成头发丝。 

 “越是要刀工的菜,越是要心绪稳当呼吸平和,不要憋着气切!” 

 梨月聚精会神屏住呼吸,秦嬷嬷被她逗笑了。 

 自己接过菜刀蘸冷水,缓缓切完了后半块豆腐。 

 姜还是老的辣,岁数这么大了,手劲还这么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