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七月锦鲤

第222章 鹘突羹

 这是国公爷头一次吩咐,要给病中的妻子送吃食。·w*o*d*e_s,h!u-c/h?e+n?g,.!n*e^t\

 主子吩咐单做菜肴,梨月当然不敢怠慢。

 三口两口扒完了饭,撂下碗筷就去水缸里捞鱼。

 现在正是寒冬,鱼缸已从院里挪到了备膳房里。

 鲜鲫鱼是砸冰捞来的,冰下的鱼个头大不说,还会更加肥嫩。

 刚才吃的酥骨鱼,就是鲫鱼做的,鲫鱼味道很鲜,只可惜细刺太多。

 京师豪门人家做鲫鱼,最常做的是生肉切脍。

 听说皇宫御厨平日做鱼脍,都是去御苑的金明池里现钓鲫鱼。

 活蹦乱跳的鱼立刻送到御膳房,快刀切做鱼片,蘸着橙齑吃。

 切鱼脍注重的是刀工,做酥骨鲫鱼重的是火候与调味。

 半尺长的鲫鱼整治干净,把水控干,用盐与香料擦抹鱼身。

 下油锅煎的鱼皮焦香酥脆,再码进砂锅里用料焖煮。

 论起做酥骨鱼的调料来,那可比做羊肉还要繁琐细致。

 光是基础香料就有十二味:莳萝、花椒、马芹、鱼皮、豆豉、香葱、楮实子末、还有油盐酱醋酒。

 料汤要没过鱼身子,小火焖上半天。

 浓郁香料渗入鱼肉里,入口汤汁饱满,咸香微甜。

 连鱼骨与小刺都酥了,舌头一抿就化。.咸+鱼!墈*书? *嶵*薪!漳_节,更.辛¨筷,

 当初在凤澜院里,做鱼的时候不多。

 做切鱼脍还有炖酥骨鱼,都是跟着秦嬷嬷重新学的。

 国公爷说的鲫鱼膳汤,与上面说的两样都不同,其实是一味药膳。

 听秦嬷嬷与府医老郎中说,仿佛有一本医书,唤作《食医宝册》。

 书上记有好些药膳配方,宁府里用的最多的,就是这道鲫鱼膳。

 药书上唤作“鹘突羹”。能治脾胃气冷不能下食,虚弱乏力的病症。

 做法也是很简单,只需收拾条半斤重的鲫鱼,将骨刺分离,用切脍的方法,将鱼肉斩做薄片。

 将豉汁、胡椒、干姜、莳萝、橘皮炖热汤,滚开后将鱼片烹入,等到汤汁成为葱白色,给病人空心喝下就好。

 这道汤羹是专门调理脾胃用的,凡是体虚胃若吃不下饭,喝这个最好。

 这简直是给沈氏量身定制的药方,因为她时常吃不下饭。

 梨月很快就烧好了鱼汤,为了汤羹能够保温,特意用了双层滚水暖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