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七月锦鲤
第364章 拨霞供
梨月抿着嘴只想笑,不觉得自己能被吓死。
京师四个城门上的揭帖,都是贴了没多久,就被官差们给拿掉了。
那么长的文章那么多的字,要看完也得好一段时辰。
何况那还是城门刚开的清晨时分,街面上往来的大多是普通百姓。
就算是识文断字的人,要弄明白那些文绉绉的话,也得琢磨许久。
因此真正知道揭帖内容人其实不多,要不然真不会弄得市井里人心惶惶。
现在才是说什么的都有,把帖子的内容越传越邪门。
平安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此刻掰着手指头仔细数着。
“那上头总结万岁爷十条失德罪名,就差指名道姓骂昏君。头一条,说万岁爷自登基以来,时常托病不上早朝,耽误可许多军国大事。二条,说万岁爷宠信阉宦,朝政都把持在司礼监太监手里。第三条,说万岁爷所以身体不好,都是好色无德所致,总是宠爱低贱宫女,贤德后妃都受冷落。第四条,说万岁爷贪恋钱财,为了给爱妃谋赏赐,将户部税收纳入内帑。后头几条都是说内帑的,骂万岁爷不知民间疾苦,四处派太监征收苛捐杂税,老百姓交到户部田税,万岁爷还要偷偷拨出来,给宫里的娘娘们花费……还有好些话呢!”
这些话是平安从听来的,已不是原文那些掉书袋的文言。
话虽然听着还是有点粗糙,倒还是正经劝谏的话,说实在的也有点道理。
本朝也有御史劝谏的规矩,梨月就听府里的人说过。
朝廷的科道官还有御史,时常写这种奏折,说万岁爷的各种错处。
前朝先帝在位的时候,被御史们骂急了,还发过罪己诏。
御史们可以风闻言事,哪怕是数落万岁爷的错处,朝廷也不能追究他们。
这是本朝祖宗的先例,谁也不能改变。
不过御史们若是骂得太难听,万岁爷生气了怎么办呢?
自然是把奏折留中不发,不但要把奏折留下,还要把内阁的底稿也收走。
这样留中不发的折子,除了万岁爷就只有司礼监知道,外头人都看不见。
这样的话,朝廷里大大小小的官吏,就不知道御史骂了皇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