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幽州现状 三

 “没错,就是粮食。\第¢一,看-书`网′ _已\发\布~最`新.章?节,” 

 刘备表示方镜没有听错。 

 “为什么,这不是资敌吗?” 

 东汉末年属于小冰河期,降雨减少,旱灾频发。有旱就有蝗,粮食减产严重。 

 这个时候把粮食卖给其他诸侯,未免有些... 

 “子鉴有所不知,这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贸易战自古以来就有,春秋时期管仲用贸易战先后搞定了衡山国、楚国、鲁国梁国、代国。 

 不过这些都是大量购买敌国货物,让敌国经济依赖齐国。 

 这样齐国就能在关键时刻釜底抽薪,从而让对方经济崩溃,不战而胜。 

 糜竺参考的就是这个办法,只是这次动用的是更加珍贵的粮食。 

 毕竟这年头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曹操他们再傻,也不可能荒废了田地。所以他们只能出口粮食,源源不断地出口粮食。 

 没人能拒绝送到嘴边的粮食,就算有毒,那也得先吃饱肚子。 

 只要他们买,那计划就算成功了一半。 

 谷贱伤农,有便宜而且量大的粮食来源,粮食种植面积自然会减少。 

 这跟是否看穿计谋无关,完全是因为人的本性。~e~z?k/s,w·.?n~e^t* 

 粮食是有保质期的,防水防火,防虫防鼠,全是成本。尤其是糜竺卖过去的都是土豆,更加不耐放。 

 刘备也不怕曹操拿这些粮食来练兵,征的兵越多,种田的人就越少,粮食就越依赖刘备。 

 而且训练过的农民那叫民兵,民兵规模越大,曹操的势力就越不稳。 

 要知道哪怕是曹丕称帝的时期,曹魏后院起义的人也不少。要是全换成民兵,那破坏力增加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另外刘备也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全天下的粮价都下去了,那就能够有更多的百姓活下来了吧。 

 受限于人手不足,刘备不能以最快速度平定天下,这一直是刘备的心病。 

 因为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为了以后统治,必须要往后拖。 

 拖到天下所有人都认清世家的嘴脸,拖到世家再也没有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