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必有蹊跷

 李恪在京城的好名声,由此荡然无存。 

 “圣天子竟遭李恪这叛贼谋害,我以前看错了人!” 

 一些热衷八卦的人声称掌握可靠消息,列举出李恪过去的恶行。 

 太子曾为兄弟的声誉,所以隐瞒李恪的罪行,但李恪并没有悔改,反而与大唐对抗,最终谋害了皇帝。 

 李承乾是这样宣传的,因为李恪掌握军队的来源难以解释,不如将责任推出去。 

 接下来,李承乾只需等待李二的遗体返回京城下葬,即可登基称帝。 

 几天后,李靖带领大军返回京城。 

 李二的“尸体”也被带回来了。 

 李承乾亲自率领群臣,在京城城外迎接。 

 一路上哀嚎不断。 

 当李靖将李二的遗体交给他时,李承乾悲痛欲绝,泪如泉涌。 

 站在他背后的长孙无忌,对这个外甥有了新的认识。 

 演技的确高超。 

 如果不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他可能也会被李承乾的表演所欺骗。 

 之前有些人并不完全相信李二已经去世,但当他们看到装有李二的棺椁时,终于情绪崩溃。 

 他们愤怒地诅咒李恪,不断有人向朝廷请求处死李恪。 

 李承乾见状,极为满意。 

 他的计划已成功一半,接下来只需亲信出手,一举攻下轩辕国,拿回属于大唐的领土。 

 李承乾不再虚伪,等李靖率领外驻大军返回京城后,立刻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宣布暂时接管朝政,等到击败李恪,再正式登基。 

 这一举动,打的李泰等人措手不及。 

 速度之快,出乎他们的预料。 

 他们自从得知李二遭遇变故的消息后,便开始筹备。 

 但对比李承乾,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众人见左武卫大将军站在李承乾那边,即使心中不满,也只能暂时压制。 

 此外,李承乾暂时管理朝政,得到了法统支持。 

 他之前便是太子,又有身份监国。 

 既有名分,又有实力,掌控朝政理所当然。 

 随着李承乾的崛起,他发布的诏书迅速传遍大唐各地。 

 “殿下有令,李恪犯上作乱,谋害君父,限一月内重整军队,荡平轩辕国,斩贼首级,悬于先皇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