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逃兵处理方案(第3页)

 想想看,如果朝廷能召集一批精兵强将,好好训练他们,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还担心边境不安定,国内不稳定么?” 

 “咱们大唐国土广大,想要保证边境安宁,国内太平,至少得有百万大军。 

 虽然现在有郡兵、预备役这些,但是军粮和军饷的压力,就算是朕这个皇帝,也觉得压力很大。 

 不过,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朕愿意倾尽全力,力挽狂澜!” 

 这话,瞬间点燃了两人的热血。 

 觉得只要有李恪这样的君主,大唐的未来,必将光明璀璨! 

 马周抱拳。 

 “依我看,陛下似乎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李孝恭沉思片刻,点了点头,恭满怀敬意地看着李恪,感慨道:“陛下英明!” 

 李恪:“皇叔过誉了,废除府兵制,现阶段绝对不可行,必须先逐步放宽限制。” 

 马周闻言,眉头一皱。 

 现在大唐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府兵出身。 

 虽然逃户问题挺头疼的,但多亏了李恪那屯垦策略,才算稍微喘了口气。 

 要是现在突然废除府兵制,军队里还不翻天覆地? 

 李恪默默盘算着,兵役问题真是头疼,是个老毛病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 

 边境上战火不断,哪有安宁可言? 

 去年吐谷浑还想着通过营州来骚扰大唐边境。 

 现在最要紧的,是先调整大唐内部,把那些招募来的兵将和大唐原来的十二卫融合起来。 

 更重要的是,得把凉城工业,推广到大唐各地,搞一场大唐工业革命,让生产力大踏步向前! 

 马周提的问题,李恪能做的便是尽量放缓征战步伐,让底层将士得以喘息。 

 同时,扩大兵源,减轻兵役负担,不让将士们疲于奔命。 

 屯垦制,已初见成效。 

 再吸纳些胡人入军,只要赏罚分明,一定能凝聚人心。 

 李恪简单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马周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