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分家(第2页)

 土地一分,族长与长房对各房的约束将不复存在。 

 而且,分家还可能伴随着迁移。 

 如今的崔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被迫分家,还被迁至东北、江南各州。 

 留在清河的,只有长房。 

 可这样的长房,对其他分出去的崔氏,又能有什么约束力? 

 因此,裴耶这话一出,裴氏各房的族老们瞠目结舌,更有甚者,激动得想要举起拐杖,狠狠打裴耶一通! 

 裴耶冷眼旁观,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然后慢悠悠开口。 

 “我当然清楚分家的问题一大堆,将来我们西眷房里头说不定也会闹分家。 

 但现在这局势,咱们就像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这可不是以前炀帝时期,那时候皇帝还得依赖我们这些士族。 

 现在的陛下手握精兵几十万,还有十来万受过教育的,陆陆续续派到河北道去,帮着管理地方。 

 他可能已经不太需要我们了,至少对我们不像以前那么依赖。 

 所以我觉得,咱们得动动脑筋,在这政策真正影响到裴家之前,先想好应对策略。 

 甚至得站出来,给其他士族做个榜样,这样才能找到出路啊。” 

 这么一说,裴家的族老们都不吭声了。 

 河北道的情况,他们心里都有数。 

 李恪一下子召集了几万个读书人,和一些稍微懂点字的士兵去讲解政策。 

 那些底层官吏里头如果有偷懒耍滑的,魏征就一个个收拾,换上新人。 

 他们本来还想着看李恪和魏征的笑话呢,以为治国理政不是随便换个人就能干的。 

 但没想到这些李恪派去的人,特别擅长管理政务,不管他们有没有诗才,字写得好不好,至少把手头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不管是修路、测量田地,还是鼓励农业、帮助移民去东北,他们都干得很出色。 

 这个情况让裴家的老辈人挺害怕的。 

 虽然这些人现在可能只是个小吏,或者县里的小官。 

 但是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他们士族在河北道还能有立足之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