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不知道会不会后悔(第3页)

 他身边的人才并不多,很难一下子占据高位。 

 他的心腹,在大唐没什么根基,如果想一起提拔,没有合适的理由。 

 如果现在能将一些朝中的老臣外放出去,事情可能就好办多了。 

 特别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朝中政务会非常繁忙,如果全部压在房玄龄这些老臣身上,他们恐怕会吃不消。 

 文臣这块儿是这样的,至于武臣方面,李恪其实不用太操心。 

 因为他手下的大将已经足够他使唤了。 

 李孝恭那边也在忙活着主持武举,挑军中的人才,感觉接下来的名将可能会比贞观那时候多些。 

 原本李恪的想法是先让国家休养生息个几年,然后再动手打仗。 

 但如今因为金矿,他也不得不赶紧准备跟吐谷浑开战了。 

 接下来,李恪肯定会把重点放在军事上。 

 内政方面,估计他会交给政事堂处理。 

 毕竟李恪的精力有限,不能方方面面都抓在手里。 

 就在李恪沉思的时候,内侍过来通报,说胡汉求见。李恪一下就来精神了,让人把胡汉带进来。 

 当初李恪回京城,留胡汉在凉城管理政务,还不停从他那挖人才,李恪对胡汉其实是有点愧疚的。 

 虽然凉城、新城被李恪不停吸取资源,但整体情况还是维持得不错的。 

 李恪这次打算对吐谷浑动手,那边的吐蕃也得有个人能顶起来,得把它控制在青高原。 

 李恪可不想自己费劲打赢吐谷浑,转头就听说西南让吐蕃给收拾了。 

 再者,一旦吐谷浑败了,李恪就要把注意力转到压制吐蕃上。 

 这一压,甚至可能得打起来,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 

 在这种局面下,李恪只能信任胡汉,让他去搞定这些事。 

 可能胡汉短时间内都回不了京城,不能在政事堂露面,这对胡汉来说,确实挺不容易。 

 胡汉走进殿里,李恪一看,胡汉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脸上皱纹也多了。 

 李恪心里不是滋味,赶紧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