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找老巢(第2页)

 不然大唐明年可能还是缺粮,那就真的要闹饥荒了。 

 李恪有考虑,把吐谷浑抓到的身强体壮的俘虏,弄到大唐来,整修各地水渠,预防旱灾再次发生。 

 虽然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闹旱灾,但预防措施总是要做到位的。 

 反正现在手上有俘虏,又还在打仗,俘虏会越来越多,足够大唐的水渠和道路修个遍。 

 就算修完了,人还是多,李恪也不怕,大不了让他们去修西南栈道,消耗掉劳动力。 

 想想后世的元朝,为了修通云贵川的驿站系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汉人的生命。 

 如果李恪现在就想在大唐时期打通西南,威胁吐蕃,这样的做法是很有必要的。 

 吐谷浑肯定是要灭的。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这么回事。 

 不过,即使灭掉,和吐谷浑的较量,也不光是军事上的,还要在文化和经济上灭掉。 

 等大唐彻底把吐谷浑收入囊中,再把当地的豪门迁移到大唐。 

 他们心里美得很,但张居正收到刘六的信后,心里明白得很,他们没那个机会。 

 也不用怕会作妖,毕竟河北道那些千年世家,都被李恪整得七零八落,分割得四分五裂。 

 区区吐谷浑的世家,不可能在大唐翻天覆地。 

 至于原吐谷浑的世家们,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得搬家,全部都得挪到大唐的江南去。 

 这样一来,那边的人口就多了,只有把这些压在百姓头上的吸血鬼赶走,他才能更好地管理吐谷浑。 

 再说,张居正本来就是明朝的大官,他知道吐谷浑这地方的金银多的是,而且这些金银矿产比延津州北边的金矿容易开采多了。 

 那边虽然是金砂,但环境太糟糕了,而吐谷浑的金矿虽然藏在山里,但相比之下还是容易弄一些。 

 现在的东北,还算平静。 

 纪律挺好的。 

 甚至还有招聘各种工人的告示。 

 有些胆子大的去报名,结果真的拿到了唐军发的钱粮。 

 俘虏加起来有很多,都可以变成劳动力。 

 想着想着,李恪睡着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