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联姻(第3页)

 也正是因为这点,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境内几乎没有精兵。 

 不过,换到如今的大唐,李恪觉得只要是把边军中的部分精锐每三年抽调一批,到京城执勤,应该就能避免国内造反。 

 胡人们看的格外心惊。 

 他们都是使者,对骑兵自然有自己的见解。 

 很清楚这样一支强大、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有多么难以组建。 

 可以说,眼下这支骑兵队伍的组织力、调度能力等等,远超他们部族的水准。 

 他们来到大唐参观演武,不就是想看看大唐现在的军事实力是什么水平? 

 在这些军事实力中,最重要的就是想看看大唐的骑兵水准。 

 毕竟只有大唐的骑兵强大了,才有可能在草原上追着他们杀。 

 要是赶不上他们的军队,他们的胆子可能就要大一些。 

 如今一看…… 

 呵呵…… 

 又将各自心中的小心思都藏了起来。 

 虽然他们可以自夸,自家的部民自幼精学骑射,水平高超。 

 可实际上要真的是这么回事,就不会在和大唐的战争中一败涂地了。 

 要知道,一个人并不是会骑马,能开弓,就算得上是战士的。 

 而且,在草原上,很多小部落都是过着朝不保夕日子的。 

 哪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军事训练? 

 大唐轻骑兵们的表演,虽然让使者感到震撼,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扪心自问,如果他们也能有这么多钱粮投入到骑兵中。 

 想要养出这样一支精锐的骑兵,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甚至能做到比大唐军队更加凶猛。 

 或许纪律上比不过大唐的精骑,但单论战斗力,说不定还能有所超出。 

 至于吐蕃使者,看上去则有些高傲,他是真的觉得大唐的骑兵也就这样。 

 因为上次李恪拒绝了吐蕃求娶大唐公主的请求。 

 松赞这些人就把大唐给记恨上了。 

 因为吐蕃身处高原。 

 所以自认为军事实力最多就比大唐弱上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