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科举分文武(第2页)

 他们反对的事情,李靖不仅没有反对,还带着将军们一起同意了。 

 看来,陛下早就跟李靖他们通气了,所以才会在朝堂上提出来。 

 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最后也跟着同意。 

 从此,科举考试分成两部分。 

 这消息通过三省六部发布圣旨,传遍天下。 

 不光如此,全国各地的报纸也登了这事。 

 朝廷决定办个武举,跟文举一个样,考上状元就能被封为从六品的将军。 

 这武科举对全国所有习武的人和六品以下的士兵开放。 

 年龄限制在十六到四十五之间,两个月后就举行第一场大赛。 

 这消息传得飞快。 

 没过多久,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 

 当然,京城的百姓是第一个知道的。 

 毕竟是天子脚下,消息特别灵通。 

 京城有很多世家的大本营,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消息。 

 一下子,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武举上。 

 “听说这次是陛下力排众议搞的武举。” 

 “陛下真是为咱们百姓着想,给了我们这么多光宗耀祖的机会。” 

 “没错,陛下太圣明了,不只考虑世家大族,还想着咱们这些平头百姓。” 

 “我敢打赌,武举的影响力不会比文举差,因为这才能真正打破权贵们垄断高层的路子。” 

 “说得对,都知道权贵家里没几个愿意练武的。” 

 “练武太辛苦了,除非是武将世家,但那些人又不需要武举。” 

 京城的百姓似乎总是比别的地方的人看得更明白。 

 因为他们总是揣摩天子的心思,认真讨论朝廷的政策。 

 时间长了,看东西就能看到本质。 

 都知道练武很苦。 

 能练出成绩的,不是武将世家就是想改变命运的普通人。 

 那些有钱有势的,一般都看不上练武的,觉得练武的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所以武举一出来,很多人就明白了其中的意义,都知道这是天子为百姓考虑,都夸李恪是圣君。 

 龙虎观。 

 在张智慧的带领下,龙虎观现在很风光。 

 佛教内斗的时候,道教趁机发展,收了很多信徒,虽然还是保持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