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招募(第2页)
前不久的反叛,朝廷镇压得很严重,当地的土司几乎都是洗了一次牌,他们对朝廷也是充满了畏惧。
于是,岭南道的僚人和吐蕃人都有报名,彼此之间迎来了第一次和睦相处,为后面慢慢走向一体做下铺垫。
……
经过半个多月,图纸也终于到了官员们的手里。$?看·e书&屋°? .¢?追¥最ˉ^>新·′o章<节+t
按照图纸上的指示,朝廷派的指挥官已经到位,灵渠的开挖正式拉开序幕。
这次朝廷决定分段施工,按照地图的划分,两边同时动手,和其他区域连接起来。
工程进度挺顺利的,中间没出什么大乱子,各地都秩序井然地进行着。
这条超级运河慢慢地显现出来。
灵渠一开工,修路的事情也紧接着开始了。
修路这事没对外招人,全是由公路局的人自己来干。
这么做可能会让老百姓有些意见,但李恪想的是潜移默化地让大家明白,跟着官府走才有出路。
这也是为了吸引有能力的人加入公安局,以后能和大唐一起国家大事。
至于这条路什么时候能修好,李恪心里也没底,保守估计至少得一年多。
所以他在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也在考虑市场是不是该让民间来参与。
只有民间力量强大了,大唐才能真正地发达起来,不仅仅是国家层面。
李恪为此陷入了沉思,想着怎么调整现在的结构问题。
可能得一部分由国家来发展,一部分让民间来发展,两边一起上。
修路的消息一出,李恪收到了几个地方省长的申请。
他们都在说自己的地方交通不便,急需修路。
李恪特地查了查最新的地图,确实有些地方还没修路。
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通公路,不像京城那样,到处都是路,连通大唐各地。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地方没路了。
首先,大唐还没开始全国修路。
其次,以前的路都是大唐号召世家大族修的。
他们修的路都是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大部分都通向他们的老巢。
这就导致了大唐有的地方有路,有的地方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