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重典不可取(第2页)

 有些事情,京兆尹比皇帝还清楚,处理问题也更亲力亲为。 

 “陛下放心,就闯红灯这一处,别的地方没有。” 

 京兆尹恭敬回答。 

 李恪皱眉,不太信。 

 这么说,主要是给他机会。 

 京城这么久没出乱子,说明他有能力。 

 但有机会也不说实话,等查清楚了,就不会怪他追究责任了。 

 想到这,李恪没心情再聊。 

 打发京兆尹走后,他打算自己继续观察京城的变化。 

 “陛下,这个京兆尹好像不简单。” 

 五儿小声道。 

 “能当上京兆尹的,能简单么?” 

 “李君羡,查查他。” 

 李恪不在意地笑了笑。 

 不简单是常态,简单才不正常。 

 “是。” 

 李君羡应声。 

 这次他没亲自去,而是派人传令。 

 他手下的锦衣卫负责监视京城官员,就派人去查查这个人。 

 李恪继续以普通人的身份在京城逛。 

 上次身份暴露后,他更加低调了。 

 从中午到下午,走了不少路,对京城的变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确实,变化很大,但政策没跟上,让百姓害怕。 

 李恪总结,让人害怕的不是变化本身,而是变化时政策没更人性化。 

 经过这天的考察,李恪的结论是,大唐如今的发展相对来说是快了不少,人们还没有跟上这样的发展。 

 考虑到百姓们幸福,以及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去发展,李恪决定放缓其中的发展。 

 故而一道圣旨传到北清学院,让北清学院的所有发明,以后都要先经过他的同意才能面向市场。 

 李恪要亲自驾驭这艘航母,掌握好他的方向,使得这艘航母更加稳固发展。 

 这道圣旨看似普通,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大臣们得知之后,都是愣了愣,猜测着期间的真意。 

 是因为最近谁插手了北清学院的发展,从北清学院的发明之中获利? 

 群臣不会单单地认为李恪仅仅是想要控制发展速度而已,更多的是想着其中的利益。 

 毕竟如今的北清学院,虽然是个没有官职的地方,但是百官都管注它,几乎是任何事都给他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