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坐着收钱(第2页)

 在长孙冲来水师之前,士兵和水手有机会就申请外调,因为那时候的水师就像个养老的地方,待遇也不怎么样。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长孙冲来水师,才有了期待。 

 而且长孙冲来的时候还带来了朝廷的大量财赋,水师成了大唐军队中对李恪好感度最高的部队。 

 再加上朝廷开发辽东,水师的用处越来越多,有了巨网,水师也能自己打渔养活自己了。 

 长孙冲每年都会把打鱼挣来的钱的一半分给水师的兄弟们,但这么做作用也不大。 

 该跑的还是跑了,毕竟朝廷捕鱼这么高调,挣的钱又多,很多人看着都眼红。 

 他们不惜花大价钱挖我们水师的人,毕竟在水师和私人那里干活,给的待遇差远了。 

 就像那个杜荷,他就因为发现了鲸鱼海,一直在鼓动长孙冲手下的兄弟们跳槽到他那里去。 

 一个合格的水手,甚至船长,都是要花好几年时间才能培养出来的。 

 结果,他们一下就被别人挖走了。 

 跟李恪抱怨,他也不管,还说让水师自己去竞争。 

 私下里他还说,杜荷他们毕竟也是勋贵出身,总得给点面子,他们来辽东已经很辛苦了。 

 长孙冲又能怎么办?只能忍气吞声,想出这个制度。 

 希望这样能留住水师的人,提高他们的待遇,还让李恪派来的捕鲸使者留在水师,这些使者都是官员,杜荷想拉也拉不走。 

 说实话,长孙冲这个制度跟商君的耕战政策完全不一样,那时候在商君手下打仗,得到的爵位价值很高。 

 长孙冲能给的就只有十二转勋,这当然没得比,但好在还有捕鲸的利润分成,算是扯平了。 

 其实所谓的渔战不过是个幌子,长孙冲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让所有人都来捕鲸,让大家知道捕鲸能挣大钱。 

 捕鲸的船大部分都在水师手里,他们要想参与,就得租船,这样水师就能坐着收钱了,再也不用靠朝廷的拨款。 

 就像杜荷,租的捕鲸船,也得给水师交三成的利润,这还不包括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