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泸州老叫
第661章 再次启程
“这一切,得从八年前说起……”
户主讲起故事来不急不躁,虽然庄稼人的话里可能有点出入,甚至添油加醋,但这并不影响玄奘的震惊。
“八年前,太上皇还在位,吃盐都成问题,粗盐都吃不起。”
“海边虽然到处是海水,但晒盐是个大工程。”
“现在大师你尝尝,哪天吃饭不是有盐巴的。”
“还有糖,白糖真是好东西,甜得很。”
玄奘那清澈的眼神里,全是震惊。
现在的大唐,精盐这么便宜?
户主不忘从旁边拿出盐罐子和糖罐子,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这东西,现在十几文钱一斤?”
玄奘看着盐罐子里晶莹剔透的食盐。
人世间竟然有这么好的东西?
“施主,这糖为什么也像盐一样晶莹剔透?”
户主挠了挠头:“大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玄奘皱眉,这可真是闻所未闻。
大唐什么时候有了这么高的工艺?
“大师,您看我这衣服。”
“您摸摸看。”
玄奘伸出手,好奇地摸了摸户主的衣服,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这衣服,软绵绵的,里面像是有絮状的东西。
“这衣服,不冷?”
户主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小娃娃已经忍不住了。
“大师,现在哪里还有冷的冬天啊。”
“咱们不是在烤炉子么?”
童言无忌,玄奘也不在意,但娃娃的话却让他来了兴致。
“炉子?是暖炉吗?”
户主这才解释:“小孩子不懂事,大师别怪。这炉子一般看不见,主要是藏在石桌下面。”
玄奘这才注意到,石桌之下有个大墩子。
石墩外面裹着厚厚的黄泥,里面正散发着一种难以抑制的热气。
难怪,自己进屋之后,整个屋子温暖如春,连小娃娃在家里都只穿了一件单衣。
“这炉子,烧的是木炭?”
玄奘很震惊,现在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得能烧木炭了?
就算是在寺庙,每年最关键的时候,也没那么多钱烧木炭啊。